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東南亞及西太平洋地區控制肺結核有成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2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呂志翔日內瓦二十二日專電)世界衛生組織(WHO)今天表示,美洲、東南亞、及西太平洋地區控制肺結核可望達到預定目標,但非洲、東地中海及東歐國家進展緩慢,非洲由於愛滋病氾濫,情況尤其嚴重。

WHO今天公布「二零零六全球肺結核控制報告」,東南亞及西太平洋地區應可達到目標,在二零零五年底可偵測到百分之七十肺結核病例,並成功醫療其中百分之八十五。

WHO秘書長李鍾郁在記者會中表示,明確證據顯示,對控制肺結核的投資是有成效的。甚至在受到財政限制的低所得國家,相關計畫也有效運作,並獲致成果。

他強調,非洲國家及其他控制肺結核經費與優先順序低落的國家,須要效法同樣的承諾與努力。

報告確定,二十六個國家比預期提早一年達到目標,其中菲律賓與越南是「肺結核高負擔」國家。柬埔寨、中國、印度、印尼及緬甸等五個高負擔國家,在二零零五年底將可達到目標。

由於需要一年時間蒐集、整理、分析資料,WHO的全球肺結核報告是前年、也就是二零零四年的結果。

報告指出,二零零四年,有一百七十萬人死於肺結核,八百九十萬個新病例,主要是因為非洲的「肺結核危機」導致。

WHO分析,同時感染愛滋病及落後衛生體系,使非洲陷入肺結核危機之中。東歐地區則因為高比率的「多重抗體」,也對全球對抗肺結核成功率造成負面影響。

愛滋病與肺結核是「致命的結合」,可相互加速病情惡化;由於愛滋病病毒 (HIV)減弱免疫系統,感染肺結核的HIV帶原者的死亡率,是只感染肺結核病人的好幾倍。

WHO主導的「停止肺結核 (STOP TB)」計畫,規劃在二零一五年降低肺結核的傳染率與死亡率百分之五十,二零五零年消除肺結核為公共衛生問題。

WHO官員表示,如以全球為基礎,要達到二零一五年的目標沒有任何困難,但在非洲等特定地區則有問題。

李鍾郁呼籲非洲國家政府,必須要將對抗肺結核列為優先工作,投入大量資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