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早療兒童 治療師:早治療減輕症狀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郭美瑜台北一日電)台北市立萬芳醫學中心職能治療技術組組長王淑真指出,零至六歲的小朋友,若出現情緒、認知、動作、語言異常、學習困難,有可能是早療症狀,小朋友的生活自理能力與自信將受影響,家長應儘早帶兒童去看醫生,以減輕症狀,提升小孩自信心與生活自理能力。

幼稚園的小哲在老師眼中是個搗蛋鬼,反應雖快,卻常攻擊同學,又愛跟老師唱反調。只有畫畫才能讓他「乖乖就範」,變成安靜的乖孩子。

王淑真指出,像小哲這種好動的小朋友不代表「過動」,可能是早療症狀。現在全台新生兒中,每百人就有六至八人出現早療症狀,若以台灣每年二十萬名新生兒推估,早療兒童約有一萬二千人至一萬六千人。

她說,小孩該跑不跑、該跳不跳、脾氣暴躁、顏色、形狀分辨異常,家長就要留意。例如語言發展遲緩的小朋友通常自信心不佳,動作暴力、遲緩則會影響小朋友的人際關係。

萬芳醫學中心今天舉辦「舞動生命的小精靈」活動邀集早療小朋友演奏鋼琴、表演跳舞,並展出畫作。

王淑真說,雖然早療無法完全治癒,但藉由醫療診治、團體互動、遊戲、繪畫,藉感官刺激讓小朋友的視聽觸嗅覺更敏銳,肌肉控制能力更精準,以減輕異常症狀,提升兒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建立人際互動的自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