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乳房保守療法--早期乳癌治療的標準模式

人氣: 9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17日訊】在20世紀後半,乳房攝影已成為乳癌篩檢的常規方式,而為了要確定診斷所應用的病理切片檢查手術,也大量地被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或粗針病理檢查所取代,乳房超音波也被更廣泛地應用,不但用做東方女性緻密乳房組織的篩檢、更是乳房隱性病灶掃描定位不可或缺的重要利器。

台灣臺安醫院乳房中心主任醫師蔡尚達表示,乳房保守療法已成為早期乳癌治療的標準模式。過去所施行的腋下淋巴廓清術也因較易於併發手臂之淋巴浮腫,而逐漸地被前哨淋巴摘除術所取代。

在歷經長年研究之後,已知乳癌是一種「全身性的疾病」,因此在局部治療之外,更加注意到全身性化學治療及荷爾蒙治療的重要性。在治療的預後因素方面,除了以往所知的腫瘤大小、腋下淋巴的轉移狀態以及內臟器官的有無轉移之外,癌組織的惡性度分級也被公認是預後指標之一。而癌細胞動情素接受器的狀態更是治療成效好壞的重要指標。

蔡醫師說加強式部分性乳房放射治療將成為日後的標準模式,主要因為:1.現今證據顯示並不一定需要照射整個乳房。2.復發的癌組織大多出現在原發腫瘤的附近,較遠端的組織可以不用處理。3.如果把每次照射的劑量調高,則治療的時程可以從六週縮短到5至7天或更短,且不致影響其美觀或增加照射毒性。

21世紀的乳癌治療,目標不再固執於非要摘除或摧毀所有的癌細胞不可。對「治癒」觀念修改成「得以在不出現明顯症狀的前提下,繼續來延長患者的生命」,癌症將是一種可以治療的長期慢性疾病。

因此,以較小規模的局部治療模式,例如更加保守的切除術式和部分性的放射治療,搭配全身性治療包括化學治療、荷爾蒙治療、分子標靶治療、免疫治療、血管生成抑制治療、基因治療等,將可提供患者長期、優質的美妙人生。文∕葉涵報導◇(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