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中藥治療大腸激躁症 中國附醫徵患者試驗

人氣: 4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郝雪卿台中市七日電)大腸激躁症是一種文明病,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從去年起展開臨床研究,以中藥加味逍遙散治療,希望為趕上時髦的男女病患,尋求確切良方,解除腹部不適。這項計畫今年邁入第二年,有興趣加入中藥試驗者可向醫院報名免費參與。

大腸激躁症的典型症狀包括腹脹、腹痛、腹瀉、便秘,或者腹瀉與便秘交替出現,以及大便帶黏液、排便不乾淨感、腸鳴、排氣頻繁等。中國附醫針灸科主治醫師黃頌儼今天說,這些症狀類似腸胃不適,很容易被忽略或錯認。如果在過去一年中,消化道功能失調的情況反覆出現,且達三個月以上,應該就是大腸激躁症了。

目前醫界還沒掌握大腸激躁症真正病因,但一般認為,壓力與情緒會加重病情。據估計,全球約有百分之十五的發生率,而且國家開發程度越高,患病率也高。國內的發生率在百分之十至二十間,男女比例為一比四。

黃頌儼說,中藥處理功能性腸胃道疾病,是根據病患體質辨證治療,具有整體調養的優點。根據一九九八年發表於美國醫學雜誌的論文,以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方式,證明中藥對大腸激躁症的療效顯著。

黃頌儼舉例說,譬如最近一名求診病患,平日腹賬且排氣頻繁,每天排便三至四次,大便稀軟,飲冰涼或緊張時就會腹瀉。最後診斷是屬脾腎陽虛、肝氣犯脾證型,於是以溫脾腎陽、舒肝理氣的方式治療,症狀隨即減輕。

黃頌儼指出,去年有三十五位病患加入研究,每天服用加味逍遙散等,兩個月為一療程,一個月回診一次。病患服藥後一致反映,腹痛與腹脹都有了改善,腹瀉與排便次數減少,大便也比較成形。為蒐集更多證據,目前開放第二年的免費名額,包括初診時的基本檢查與大腸鏡,以及療程中的醫藥費,都由研究經費吸收。意者請洽中醫部電話(0四)二二○五二一二一轉一三八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