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情緒轉換變化快 醫生:應注意有無躁鬱症

人氣: 67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2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舜協台北二十七日電)陳先生(化名)是退休的公務員,先前一口氣訂了三戶房子,最後負擔不起貸款,以退休金預付的訂金全數報銷,就醫後才發現得到躁鬱症。振興復建醫學中心精神科醫師嚴烽彰表示,躁鬱症病友常會做出令自己後悔的事,家人或友人若遇病患短期情緒轉換過大,應注意有無躁鬱症。  

振興醫院下午與中華民國一日志工協會合辦「以愛為伴,樂康人生」─關懷雙極性疾患(躁鬱症)巡迴講座,盼導正各界對躁鬱症病友的刻板印象。

嚴烽彰指出,各界對躁鬱症的認識,普遍有「易怒 、暴躁、不耐煩」等錯誤印象,「嚴格來說,有這些症 狀又有憂鬱傾向,應是煩躁型憂鬱症」。

他說,憂鬱症屬單極性精神疾病,病友情緒只會向下盪,煩躁型憂鬱型病友會不耐煩、生氣,原因也在於情緒不好。

他表示,躁鬱症病友的情緒不只會向下盪,還會向 上升,達到亢奮程度,因此稱為「雙極性疾患」,在情 緒亢奮時,病友會過度自信、膨脹,會到處亂花錢、亂 投資、亂買東西,到處找朋友,常常因此做出令自己後 悔的事,等到無法收拾,情緒又會開始向下盪。

嚴烽彰說,躁鬱症的發病原因與遺傳、體質有關,第一次發作時,通常很像憂鬱症,若家族內有人曾被診斷為憂鬱症,但短時間內卻呈高度亢奮,有亂花錢、愛找朋友的情形,就可被懷疑有躁鬱體質。

他補充,躁鬱病友被診斷確定後,只要服用「鋰鹽」等情緒穩定劑就可恢復一般日常生活,不過,由於躁鬱病友在亢奮時不會承認自己有病,往往造成就診困難、延遲就醫,建議相關單位加強宣導,讓民眾對躁鬱症有正確的認識。

為加強民眾對躁鬱症的認識,一日志工協會將倡導 「三一愛家運動」,以「一句鼓勵、一個擁抱、一種行 動」為號召口語,提醒民眾以行動關懷家人,勇敢面對 並尋求專業治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