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肺結核盯上都市白領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工作累、應酬多、抵抗力弱

「身體消瘦、面色蒼白、一陣陣撕心裂肺的咳嗽……」在19世紀的小說和戲劇中不乏對肺結核患者的描寫。不少人認為,肺結核是窮困落後地區才有的病,離自己很遙遠。殊不知,對現代人而言,肺結核早已近在咫尺。

  青壯年和老年人最為多見

  肺結核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慢性傳染病,會導致低熱、盜汗、痰中帶血、乏力等症狀。在肺結核的人口構成中,以下兩類群體最多見:

  青壯年。青壯年活動性肺結核和痰塗片檢查呈陽性的肺結核病人分別占肺結核病人總數的53%和62%。這其中又以外來務工人員居多,由於缺乏基本的醫療條件、居住環境差、工作強度高、自我保護意識不強,這部分人的發病率較高。此外,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女大多不能及時接種卡介苗,再加上營養不良、生活環境惡劣、身體抵抗力差等因素影響,也容易患病。

  老年人。據我國三次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發現,老年人是肺結核的高發群體。不容忽視的是,在這些老人中,約1/4的肺結核患者沒有任何症狀,容易被綜合醫院誤診而成為傳染源。

  結核盯上白領、學生

  除了傳統的易感人群外,還有兩個新增群體——城市白領及畢業班學生。在一家合資企業裏,半年內連續發現了多例肺結核和支氣管結核,發病者都是二十幾歲的年輕女性。

  這群人生活節奏快,工作經常加班加點,不能勞逸結合;交際應酬多,休息不好;平時是速食盒飯,聚會時卻暴飲暴食,並且很少檢查身體,這些都是結核病「偏愛」白領的主要原因。此外,白領們大多在寫字樓工作,空氣不流通,也為結核病的傳播創造了機會。

  畢業班學生也要警惕。每年高考體檢時,都會查出幾個肺結核學生,學校已成為肺結核防治的重點。現在中學生普遍學業負擔重,不顧身體,生病了也常忽略檢查。

  預防從生活習慣做起

  1.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不隨地吐痰;經過工地或打掃衛生等揚塵環境時,應繞道走或掩住口鼻;咳嗽時最好用手絹捂住嘴,別人咳嗽時也別往前湊; 房間要經常通風換氣,保持空氣新鮮;進行戶外活動,增強體質;不抽煙、不酗酒,保證充足睡眠;平衡膳食、營養合理;勤洗澡、勤換衣。

  2.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染途徑 。應減少與病人接觸,探視病人要戴口罩。病人的日用品要消毒,室內用紫外線照射,餐具應煮沸,被褥在烈日下曝曬,痰盒、便器可用5%—10%來蘇爾浸泡。

  3.重視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由於體內代謝紊亂、機體抗病能力減低,其肺結核發生率比非糖尿病患者高2—4倍。糖尿病患者應該及時控制血糖,這樣就能極大地預防結核病。

  4.卡介苗接種 。卡介苗是一種減毒活疫苗,可使未感染者獲得特異性免疫力,保護率約為80%,可維持5—10年。現在我國要求孩子一出生就接種卡介苗。但卡介苗產生的免疫力也是相對的,其他預防措施也不能忽視。

文章來源:21CN健康頻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