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醫界:自殺率攀升 自殺事件報導應緩和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市四日電)台灣自1993年起自殺死亡率逐年增加,奇美醫學中心建議媒體應緩和對自殺事件的報導,以免引起仿效。

奇美醫學中心精神科主任林進嘉指出,自殺防治策略有兩種,一是對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療、及追蹤企圖自殺者,另一是實施一般大眾策略,分別是一般科醫師的在職教育、教導民眾對精神疾病的認識,設立學校心理衛生中心及環境預防策略。

環境預防策略是近二十年來國際自殺防治學者、實務者極力鼓吹的自殺防治方法,主要作用是降低企圖自殺者獲取自殺方法,例如農藥、藥物的購買和使用,槍枝的管制。

世界衛生組織(WHO)曾提出六項自殺防治的建議,包括精神疾病的治療、控制槍枝的擁有、家用瓦斯的去毒性、汽車廢氣的去毒性、限制毒性物質的可近性、緩和媒體對自殺事件的報導。

以1999年至2003年台灣二十三縣市分析為例,各縣市農業人口比例和農藥自殺死亡率有顯著關係,各縣市住戶在六樓以上的比例和高處跳落自殺死亡率也有顯著的關係,但這些人口比例和上吊自殺沒有顯著相關。

林進嘉表示,台灣近年來燒炭自殺個案很多,政府應立法規定住家和旅社加裝一氧化碳偵測警鈴,不僅能防止自殺,也能預防意外中毒。

林進嘉表示,媒體應緩和對自殺事件的報導,尤其是偶像明星自殺,常會興起一股自殺潮;中央研究院教授鄭泰安研究顯示,2005年倪敏然自殺事件,媒體連續十七天大幅報導,之後一個月自殺死亡率明顯增加,尤其是過去一年曾有自殺行為者或憂鬱症患者,影響最深。

林進嘉說,WHO曾建議媒體對自殺新聞報導,不做頭條、不登相片、不登遺書、不對自殺方法作詳細描述,不美化自殺,以免擴大自殺事件的影響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