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知名音樂學府教授弗朗西斯克.比阿扎先生認為神韻演出是一個深奧且多方面的藝術組合。(攝影:王莉莉/大紀元)

意大利藝術學府專家教授談神韻演出

2008年04月18日 | 20:50 PM

【大紀元4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石芳、肖泓意大利米蘭報導)神韻巡迴藝術團在意大利米蘭的演出於4月16日晚11點40分成功落幕。觀眾們帶著笑容陸續離開Allianz劇院。本報記者在觀眾中,先後採訪到兩位資深的藝術系教授。

弗朗西斯克.比阿扎(Francesco Piazza)是意大利知名音樂學府Conservatorio的教授,主要教授作曲和解讀音樂。其任教的音樂學院坐落在意大利的東海岸的費爾莫(Di Fermo)。具有30年音樂教齡的他,談了自己對神韻藝術團演出的觀後感。

他首先說:「這是一場表演技巧很高、很成功的演出。演員們的表演給人的感覺很美好,也很到位。」

他接著說:「對以往的演出,我們都有一種觀察技術結構或從機械角度看問題的專業習慣。然而,最令我感到驚喜的是神韻藝術團以其高超的表演技巧,結合舞姿、音樂、服裝和天幕,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由於舞姿輕柔,所以人們的注意力都在演員們的表演上。整場演出柔和、簡潔、純淨,但又技術高超。所使用的設備都很簡單,但效果卻很強大。演員、音樂和天幕的完美結合,構成了該演出的一大特點。

我注意了每一位舞蹈演員的表演和他們的表情。他們的表演沒有任何的一點機械化的跡象,每一個人都很認真,都很投入。」

他還說:「在觀看演出時,我常常感到很激動,各種情感交織在一起。蓮花和彩虹般的顏色使我感到很美好。鏗鏘有力的鼓聲和衛國參戰的表演卻不含任何火藥味。我感到這是一個深奧的和多方面的完美藝術組合。「

比阿扎先生特別提到幾位歌唱家和二胡的演奏:「每一個歌唱家的天賦和演唱都很好,各具特色,有很好的演唱功底。那個叫甚麼的兩弦琴(二胡)的演奏很了不起。演奏者把很深的情感帶入每一個音符。她拉出的曲音,使我感動。」

比阿扎先生在回答最後一個有關場內氣氛的問題時說:「我注意到演出氣氛和觀眾氣氛-那是一種愉快舒服的氣氛。」

保爾.布茲爾教授是意大利米蘭大學的戲劇教授。其主教的科目包括意大利戲劇,歌劇和芭蕾。他對東方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為了瞭解中國文化,他曾三次走訪中國。

在觀賞了神韻巡迴藝術團的演出後,保爾.布茲爾教授表示:「神韻演出非常有意思。非常美麗。出乎意料,我以為更多的是雜技,而不是舞蹈。所以我很驚訝。」

布茲爾先生特別欣賞打鼓的舞蹈和蒙古《頂碗舞》,他說:「因為我喜歡不需要直接解釋的舞蹈。」

布茲爾先生特意談到該場演出具有大眾娛樂性。「我去過中國,我見過京劇。這個演出卻完全不同,我覺得很有意思。我在中國看過的是現場音樂,使用一個或者最多兩個樂器。他們的演奏技術很好,但很枯燥。對於大眾接受起來比較困難。而這場演出卻有很好的大眾娛樂性。」

布茲爾教授認為神韻藝術團的演出應該被大力宣傳。他說:「特別是現在,它向世界展示了我們不知道的中國。我們知道意大利很多中國人在這裡生活、工作,但是我們不知道他們的文化。這是一個好事,把神韻演出帶到這裡來,展示中國多彩的傳統文化。」◇
(http://www.dajiyuan.com)

標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