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癌症快易通服務 供癌友身心靈需求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17日訊】(大紀元鄭喻心台灣台北報導)對於癌症病人來說,當聽到醫師告知診斷為癌症時,往往既震驚又不知所措,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於97年7月起委託癌症希望協會,於國內6家醫院推動「癌症資源單一窗口服務計畫」,讓癌友和家屬在需要時,可以獲得身心靈的幫助與支持。

國健局癌症防治組組長孔憲蘭表示,根據英國研究顯示,病人聽到醫師告知診斷的當下,因為震驚又無醫學專業知識,對於醫護人員的解說,回家後只能記得1/10。台灣每年有7萬3千人被診斷為癌症,這樣的情形每天在各大醫院上演。病人和家屬在一知半解下,面臨治療的決策,及艱苦的治療過程,往往得承受病痛以外的精神壓力,部分病人甚至延遲或中斷治療。

孔憲蘭表示,為了幫助癌友,國健局仿效美國1990年開始的「領航員」計畫,輔導醫院於院內設立單一窗口服務,病人可主動經由該服務,獲得院內與院外資源,解決就醫障礙,並增加對治療的信心。

協助執行此計畫的國立台北護理學院邱秀渝教授表示,透過該窗口,病人可接受包括衛教、諮詢、支持、資源、康復用品與轉介等全方位專業服務,推動一年多來,已服務5,500人次,其中超過一半是癌友主動前來,在都會區就醫的癌友以自行求助較多,求助問題以心理需求最多,其次為疾病、照護與營養的問題。

34歲的張小姐,於去年8月被診斷為乳癌第一期,去年9月開始接受治療,她說,最初是窗口的服務人員主動找到她,給予幫助,她覺得幫助較多的是情緒上的安撫,幫她解決了煩惱和疑慮,還有許多癌友會擔心的掉髮問題,癌症希望協會也提供了可以租借假髮地點的訊息,讓她在短時間內借到假髮。此外,她說,有了單一窗口,不必再擔心「醫師病人很多,不能問太多」,需要時自己就可以很快的找到協助,問問題時也沒有壓力。而窗口目前她已經康復,但還需持續服藥、追蹤。

孔憲蘭說,97年7月起,參與的6家醫院有羅東博愛、基隆長庚、林口長庚、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柳營奇美與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各院都在常接觸癌症病人的門診區,提供一獨立空間,由資深護理或社工師提供服務。

國健局表示,「癌症資源單一窗口服務」受到癌友和醫護人員雙方的肯定,明年將輔助40多家醫院辦理,希望讓癌友和家屬在需要時,可以獲得「快易通」的專業服務,協助處理他們的身心靈需求。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