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新流感的預防大補帖(3)

譚曉東

【字號】    
   標籤: tags:

Q28 如何消除面對新流感所產生的恐懼心理?

A 隨時關注最新防疫資訊,懂得自我警覺和防護

首先,要瞭解新流感的特點,掌握流行情況,不要輕信市面上流傳的謠言和所謂的「祕方」。然後,採取積極有效的預防措施,只要認真做好防護,就不需要擔心太多。

一旦有疑似症狀時,最好能自我警覺,無論是否感染新流感,都應該積極到醫院就診。若與新流感病人有過接觸,一定要懂得自我隔離和防護。

此外,積極面對恐懼、緊張、焦慮情緒,多與朋友交流,相互鼓勵,溝通感情,以增強心理承受的能力。

Q29 當患者病情被確定後,可能會出現哪些情緒?

A 情緒容易起伏,自卑和恐懼感加重

1.主觀感覺異常,對身體內部各器官活動特別關注,有多種不適感出現。

2.依賴他人,要求別人關心自己,生活被動,行為幼稚,有類似小孩行為。

3.多有焦慮、恐懼反應及抑鬱情緒。

4.情緒易波動、發怒、傷感,常因小事發火,事後又懊悔不已。

5.害怕孤獨,患病後特別思念親人,希望有人陪伴。

6.自卑感和恐懼感加重。

7.猜疑心加重,對醫護人員察言觀色,推斷病情變化是否被隱瞞。

Q30 患者應如何面對新流感?

A 獲得妥善的治療之外,強化自己的心理適應強度

首先,要適應醫院環境和治療過程,信任醫護人員,積極配合治療;其次,努力控制負面情緒,如悲觀、自責、自怨、緊張;再者,發展正向情緒,如自信、樂觀、勇敢等。具體方面,建議做到以下幾點:

1.正確評估處境的嚴重性。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對於依賴性較重、年齡較小的患者尤為重要。

2.積極獲取疾病與治療相關資訊,正確評價自己病情與癒後狀況,既不低估,也不盲目誇大。主動學習相關醫療知識,學會自我照顧,如有不適,務必及時向醫護人員反映。

3.學會表達內心的需要與感受,把無助、失望、不滿等負面情緒及時發洩出來。可與病友溝通,交換情緒和看法,讓彼此間獲得穩定的情感支援;也可主動向醫護人員諮詢,獲得專業指導。

4.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具體、有限的生活目標,盡早消除症狀,恢復健康。

5.透過評估病情與癒後狀況,修改病前的生活目標,重建現實可行的未來生活目標。原定的關於工作、學習或人生安排可能因此而改變,對此要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

Q31 要向孩子傳授新流感知識嗎?

A 向孩子說明新流感狀況是必要的

一些家長認為沒有必要、甚至不應該把新流感的情況告訴孩子,以免引起孩子不必要的恐懼;其實,這種觀念是錯誤的。

現代社會資訊發達,要想讓孩子不接觸新流感資訊幾乎是不可能的,如果家長不直接告訴孩子,反而會使孩子無端猜疑,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壓力,而且隱瞞實情對孩子的自我保護十分不利。@

摘 自 《預防新流感大作戰》 高寶國際有限公司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