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扁:被迫要讲出机密费对象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1月4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邹景雯/台北报导〕高检署昨日决定以贪污与伪造文书罪嫌起诉总统夫人吴淑珍等人,消息传出后,陈水扁总统立即在下午一点多约见党政高层。据转述,陈总统说“这些机密费用的使用对象不能公布,现在既然被起诉,就被迫不得不在未来出庭时讲出来了。”此一表态,已初步获致党内巨头的认同与接受。

出席高层会议的包括副总统吕秀莲、行政院长苏贞昌、总统府秘书长陈唐山、民进党主席游锡堃、国安会秘书长邱义仁、党团总召柯建铭。另,总统昨天下午也单独约见国防部长李杰,说明国务机要费支用情况。

据透露,陈总统当场向党内巨头一一交代,他没向陈瑞仁检察官和盘托出的涉外经费内容;讲到具体的人时地物时,由于邱义仁过去曾参赞若干秘密专案,陈总统特别问起邱义仁还记得吗?邱义仁点头称是,等于证实了这些经费流向确实属实。

据了解,陈总统是在昨上午获知高检署将在下午召开记者会,公布起诉书内容,总统府因此在近午时分连系吕苏游邱等人下午赶到府内开会,吕秀莲因此取消在澎湖的行程赶回,在约一小时的会议中,总统再次强调没有一毛钱流向自己的口袋。

针对起诉书中述及从九十一年7月到九十五年3月,有一千四百八十万元国务机要费账目不对部分,据指出,陈总统告诉党内,这些他之前不能说,否则会引起外交风暴,现在事到如今,为示清白,他必须到法庭上说出来。

一位与陈总统不同派系的巨头会后指出,五千多万元的国务机要费中,检方已查出部分为真,至于检方不接受的部分,根据总统当场揭示的内容,“确实都有流向”,“在场也获得其他参与者的证实”。这位重量级人士说,总统向党内说明他向陈瑞仁保密的部分,涉及若干国家的某些具体政要,也有明确金额,真的不能说,未来出庭时要用何种方式把伤害降到最低,技术上还要再研究。

据了解,高层会议上也就法律面与政治面进行沙盘推演。在法的部分,维持苏贞昌在立法院的答询,政治人物若涉及贪腐就应下台。在政治面,面对在野党必然排山倒海而来的下台压力,民进党内的态度最为关键。党内巨头则已达成力挺陈总统的共识,因此苏揆稍后在立院提出三审定谳的讲法。

中执会决议 扁须即说明 珍等送中评会

民进党昨晚举行临时中执会,党主席游锡堃(右二 )会后表示,将请陈水扁总统说明案情。(记者鹿俊为摄 )

〔记者苏永耀、李欣芳/台北报导〕国务机要费案起诉总统夫人吴淑珍等,民进党晚间召开临时扩大中执会,并邀立委、中评委参与危机因应会议。经三小时半讨论,决定将吴淑珍等四人移送中评会处分,并要求陈水扁总统应立即向社会说明。

民进党也就国务机要费一案,引发社会骚动与纷扰“深感歉疚”,向社会致上最深的歉意。

如何处置 引发激辩

对于如何“处置”陈总统案,在会中引发激辩,前新系总召段宜康一度撂下重话,指民进党若不处理扁的问题,干脆让党“散股”,但尤清等多位立委主张等司法判决后再处理,最后中执会决定将稍早党高层及大老将扁移送廉政会调查的决议删除,改为要求陈总统立即向社会说明。

据了解,中执会中,并无人明确要求扁下台,但有立委私下盼扁自行请辞。

副总统吕秀莲、总统府秘书长陈唐山、行政院长苏贞昌等均与会;台北市长参选人谢长廷则因选举行程未到。

苏贞昌强调,他个人对职位并不恋栈。

游锡堃指出,根据“廉政条例”规定,中执会无异议全体通过,将被起诉的党员包括吴淑珍、马永成、林德训、陈镇慧,立即移送中评会尽速处分。

其次,民进党认为检察官起诉书中,并未叙明是否有国务机要费流入个人口袋,而有鉴于陈总统过去囿于维护机密外交,无法详尽说明相关用途,民进党因此要求陈总统对起诉书列举的疑点,立即公开向国人清楚说明,以昭公信。

第三,民进党表示,总统并没有一般首长的特别费,所以国务机要费应具有总统特别费性质,这部分与检察官的认定显有相当的落差。国务机要费的使用核销未来应法制化。

新闻评论/对检保留机密 扁误判形势

记者邹景雯/特稿

红衫军退潮,检察官陈瑞仁侦结国务机要费案却起诉扁嫂,成为陈总统从政以来最大的风暴,强调尊重司法的泛绿阵营,现在扁嫂遭到贪污罪嫌起诉,直像云霄飞车以为已经到达坦途却骤然高速下坠,政治心脏快要停电。

对于高检署的起诉内容,具有律师身份的陈总统,事前过于轻意与大意,未能掌握机先,民进党为他再次承受重击。

如果按照陈总统昨天对党内巨头的表述,他有许多涉及涉外机密的内容,为避免引起更大国际纠纷,不能对陈瑞仁清楚交代,阿扁应是评估原先的部分交代已足以过关,因此可以保留若干“绝密”的空间;据知阿扁的确一直信心满满,事实显示这是很大的误判。

与其起诉后在庭上申辩,应防微杜渐于事前就取得司法体系的信赖,这不仅是避免行政傲慢与尊重调查,也是妥善防止任何政治负面效应,固然起诉不是定罪,法律上还有三审定谳的严谨程序,但道德上的伤害一旦形成,事后再如何提出用于公务、未入私囊的证据,都已流于被动,时不我予。

陈水扁总统原本依据刑事豁免权的规定,可以对检察官的讯问采取抵抗权,而且自认坦荡荡的他放弃权利,既然同意接受调查,其实在如何保护第三者免受波及的技术层面,事前可与司法人员取得一定的默契,找出权衡各种利弊得失后的最佳选择,不是只有“不说”一途。

陈总统的局部处理,以及检察官的铁面办案,司法上有一条长路要走,但政治后果则已兵临城下,民进党如认为扁罪不及于下台,则未来将重演蓝绿对抗,倘若民进党采取切割保党做法,一场政治暴风立刻刮起。

以上这两条路,对台湾的休养生息、稳定进步都不是正数,这是大家更要关注的问题。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