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陈博志:青年考验是就业 大学应增学生能力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8月17日报导】(中央社记者翁翠萍台北十七日电)台湾智库董事长陈博志今天在全国青年人力资源发展会议开幕式中,以“就业考验青年,青年创造就业”为题专题演讲指出,大学考试录取率接近百分之百后,青年人现在第一个大考验是就业,因此,大学要重视学生进入大学后能力有没有提高或增加,才是目的。

陈博志指出,现在的就业困难不只是因为大学或大学生太多,年轻人不一定找得到工作、找到的工作不一定合于理想或不一定有能力做、也不一定能做多久,这些不见得是大学生太多所造成。

因此,陈博志表示,教育规划应有远见与弹性,不宜只顾目前人力需求,大学应提供大部分学生在某些领域再学习新能力所需的基本知识与能力,大学和企业应提供更多让已毕业人员学习新能力的课程,但不要变成硕士学店,帮助人民再学习的各种教育也应自由化。

例如,各县市应至少有一家大学提供中等品质而低学费的机会给当地居民;科技大学应多提供建教合作或工读机会;就学贷款可要求未来成功的学生有回馈责任;鼓励人民及企业提供中低所得家庭学生奖学金及工读机会;举办贫穷家庭年幼而有天赋的子女免费就读的音乐、艺术、体育及国防专业学校。

陈博志还从教育应和学生能力配合的角度分析说,教育不是要强把学生塑造成一致的产品,教育体系应及早帮学生找出较可能合适的学习方向,并让学生有机会加强学习,因此,中学应可按科目能力分班教学,学生学习落后仍有学习潜力及意愿的科目,以小班制加强教学,而不是像过去把他们放弃以致能力分班被诟病。

也就是说,某方面能力确实较弱的学生不必勉强他们浪费时间,例如数学不好的学生,国中一年级之后应可以不再念数学,而把时间用来加强其他项目的学习。

陈博志指出,未来工作机会会改变很快,要配合提供年轻人转变适应能力的机会,因此,青年人、学校、政府和社会要更努力追求五个目标,包括帮助青年人得到能力从事他可得到的工作、让每人能力有机会配合工作机会而改变、设法使工作机会能付的报酬提高、为能力无法配合既有工作机会的人创造能力可及的工作机会、大家要有在合理报酬下做自己能力所及工作的意愿。

陈博志说,教育也应和产业密切配合,政府和社会应多给青年机会和协助青年发展创新能力,这将成知识经济时代青年创造工作机会的重要力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