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教育差异大 苦了台商子弟兵

人气 819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7月29日讯】 在上海就读当地小学的刘小妹,有一天放学略带委屈的跟妈妈说,“老师问我喝什么长大?我说我是喝母奶长大,可是老师说,不对,你是喝共产党的奶水长大。”当越来越多台湾莘莘学子随着父母赴大陆生活,两岸教育间存在的差异与冲突也逐渐浮现,刘小妹的疑惑只是其之一。

◆老师谈国共 感觉只有尴尬

对于没有台商子弟学校就读的台湾学生,大陆本地学校通常是第一选择,但进入本地学校后,课程的浓浓政治味几乎是他们的第一感觉,也是最大的困扰。目前大陆一般中小学都有“思想品德”、“思想政治”等“政治课”,对学生进行所谓的意识形态教育,以灌输学生“纯正”的政治思想。

中国时报报导, 一名在桂林完成中小学课程、现就读于广西师大附中的周姓女学生表示,她最讨厌这种课,觉得很没意义,教来教去都是那几句,什么“发扬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但是上了那么多年,她都已经可以倒背如流。她也不喜欢国文课,因为课文里都没有父母手足,只有党和国家。上海国际学校的吕姓女学生指出,上思想品德课,感觉只有尴尬两个字可以形容,尤其是当老师谈到国共内战时。

在上海已经九年的刘太太表示,一开始到大陆,她让小孩念当地小学,却发现除了小孩没什么同伴、朋友外,还惊觉两岸思想差太多,“他们说的坏人就是我们的好人”。

后来她决定让小孩念国际学校,因为国际学校规定不能有政治思想,结果还是碰到类似的情况,小孩跟她抱怨,“我跟老师说台湾有日月潭、阿里山,但老师说,日月潭、阿里山不是台湾的,是中国的。”她一气之下向校方告状,老师马上打电话向她道歉。

◆毛泽东挥手 也有标准答案

另一位一九九一年就到大陆念书的李姓女学生,在台湾念完小学后,由于父母前往广东省惠州市经商,她的国中、高中教育都是在大陆当地重点学校完成,虽然现在已顺利就读大陆重点大学,但仍对中学的政治课印象深刻。

“大陆教育政治性太强,我一直无法适应”,她记得有一篇国文课文是在讲国共和谈过程,课后老师考大家“毛泽东前往重庆与蒋介石进行和谈,试论毛泽东上飞机前向民众挥手之间的中心思想与含义?”,标准答案是“表现毛泽东对中国人民命运的从容不迫,勇敢与大无畏的精神”。

谈到孔子,课文里则写着“儒家思想统治中国五千年,是封建社会主义地主阶级的思想,有阶级的局限制,我们要批判的继承孔子思想。”对这些她非常排斥,也无法接受,还好她参加的港澳台学生高校联招,不考政治课。

不过,即使到大学,教育也难逃政治的干预,主修教育系的她在念到“小学数学教学法”时,书本里强调“教小学数学的教学原则,是要灌输思想性内容”,她看完不禁狐疑,数学课要怎么灌输思想性内容?结果学姐指点她,比如出小学数学题目时,题目要说大陆今年总产值比去年翻几番?而不能说是衰退多少。

大陆的台湾学生在适应“政治课”之余,还得应付比台湾更为沉重的升学压力。李姓学生指出,小学时音乐、体育课就很少,高中时音乐、美术课根本没有,虽然大陆没有补习班,但他们每天都要晚自习。广西师大附中的周姓女学生说,寒暑假大约都有两三百题的数学、一百篇的作文要写。

常常帮小孩写作业的刘太太也表示,她小孩在念当地小学时,课业繁重,比如数学作业常常是一乘以一写五十次,再加两百题的数学题目,因此两三天就用完台湾小学生一般在写的练习本,是稀松平常的事。

◆填鸭式教育 像台湾解严前

有两个小孩在上海读书的龙太太语重心长的指出,大陆当地教育比较填鸭式,也比较封闭,没有什么户外教学,作文有标准模式,什么题目都有标准答案,有点像台湾解严前的教育环境。加上大陆一胎化,父母很宠小孩,对小孩的期望也很大,因此他们的升学压力比台湾大得多。

“大陆小孩都是念书第一、不会玩,看起来呆呆的,平常路上看不到大陆小孩晃来晃去,他们一下课马上回家,只要会念书,做人、生活甚至伦理白痴都没关系,有的小孩甚至会打爸妈。”

由于大陆升学压力台湾比大,大陆学生的竞争性也比较强。刘太太说,大陆人口太多,很多学校的学生都是一筛再筛,强得不得了,像台湾小孩在幼稚园上课就等于在玩,可是有的大陆小孩幼稚园就会写漂亮的毛笔字,而她小孩一进当地小学却被老师嫌,“你们台湾人怎么教小孩的啊,小学一年级都不会写字!”

龙太太表示,大陆父母都只有一个小孩,所以对小孩的要求都很高,基本学科要好,文化、才艺课也要“拔尖”。但台湾人就觉得课业差一点没什么关系,不要太烂就好,可是她那念宁波当地艺术学校的小孩,才考第一次考试,就哭着回家。他在台湾成绩还不错,但到大陆就吊车尾,她感叹,“台湾小孩实在比不上他们”。

◆学校重成绩 分数锱铢必较

大陆家长紧盯学生的成绩,老师对学生的分数更是锱铢必较,因为大陆许多重点中小学为了维持学校的领先地位,都以班级的平均成绩来决定老师的年终奖金,所以老师对学生的课业丝毫不敢怠慢,只要学生成绩一差,今年的年终奖金就不会太好看。

刘太太指出,台湾学生大部分是中途进入大陆当地学校,有些还是靠关说才进得去,他们不是一路“填”上来,程度自然不如大陆学生,常常拉下全班的成绩,有的台湾学生还会因少了零点五分被班上排挤,成绩太差的老师还会叫你转走,因此很多老师都不太愿意收台湾学生,一听有台湾学生来都推来推去,不然就要求台湾学生先降一级念。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高瞻接受纽约时报访问否认涉及机密文件 (7/29/2001)    
  • 【纪元特稿】李少民:台湾经验与大陆的变革(六) (7/29/2001)    
  • 美国经济放缓已影响到欧洲 (7/28/2001)    
  • “去中国化”有什么不好? (7/27/2001)    
  • 我有一个梦 (7/25/2001)    
  • 感染中国热的人岂能再走火入魔? (7/25/2001)    
  • 为何轻判李少民重判高瞻﹖ (7/24/2001)    
  • 陆委会咨询委员预测中共以强大中国对台统战 (7/23/2001)    
  • 世贸组织的国民待遇原则 (7/23/2001)    
  • 陆委会说经发委员个人到大陆搜集资料可考虑 (7/23/2001)    
  • 蔡英文:只要两岸有共识 执行政策没有底线问题 (7/22/2001)    
  • 民意调查:经发会获逾5成民众支持 (7/22/2001)    
  • 跳进一个中国陷阱 救不了台湾经济 (7/22/2001)    
  • 【纪元特稿】黄鹤云: 切勿从爱国开始 以殃民终止 (7/22/2001)    
  • 大陆北戴河审核候选中委 高官陆续抵达本周起开会 (7/22/2001)    
  • 台商时兴包二奶 身处危机不自觉 (7/21/2001)    
  • 中国武夷山九曲溪的悬棺之迷 (7/21/2001)    
  • 阮次山﹕北京举办奥运与两岸关系 (7/21/2001)    
  • 民意调查:逾5成民众支持经发会 (7/21/2001)    
  • 国军投靠解放军?陆委会道德劝说 (7/20/2001)
  • 相关新闻
    国军投靠解放军?陆委会道德劝说
    民意调查:逾5成民众支持经发会
    中国武夷山九曲溪的悬棺之迷
    台商时兴包二奶 身处危机不自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