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國會糾儀長、警察權 馬改口:未考慮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24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施曉光、謝銀仲/綜合報導〕國民黨研議仿效美國國會設置「糾儀長」,維持立法院議場秩序,引發爭議,馬英九總統昨天上午在嘉義輔選時還說「可以多討論討論」,下午與國民黨立委茶敘時,立法院長王金平「有備而來」,提出說帖報告「糾儀長」無法排除議事紛爭後,馬又改口現階段未考慮增設警察權或「糾儀長」,要外界別「解讀太大」。

早上說多討論 下午卻稱外界過度解讀

據轉述,馬還說,行政單位應反求諸己,如果所有政策都能努力和在野黨溝通,立法院就不會有爭議,也就不需要設置「糾儀長」或警察權。

昨晚和最後一批藍委座談時,馬總統表示,糾儀長不是目前的政策,只是中常會有人提起,交由智庫研處,更絕非外界揣測「金小刀」伸入立法院,並批評媒體報導與事實差太多。

王金平提說帖 指糾儀長無法排除紛爭

國民黨秘書長金溥聰昨天在嘉義輔選時也指出,立院常發生肢體衝突對抗,對台灣國會形象和國際形象都是負面影響,社會大眾可以一起來討論,是不是需要設置糾儀長這個制度,參考歐美國家過去成功措施,希望台灣民主可提升,讓國會秩序更好。

但王金平昨與總統茶敘時強調,美國制度下的糾儀長只能接受國會議長或委員會主席決議執行,負責安全禮儀及行政事務,其實類似我國立法院的總務長,只能根據「立法院組織法」第十九條規定,職掌「警衛隊之管理事項」。

立委張慶忠轉述,王金平報告指出,糾儀長無權排除國會議決前的議事糾紛,只能就國會做成的決議,在院長命令下行使職務,對有人不遵從、故意犯規,維持國會正常運作,與所謂國會警察權不同也無關。王並認為,基於國會自治,議事糾紛的排除,應由立委溝通協調,自己負責。

立委盧嘉辰指出,王金平認為,美國的糾儀長有完整配套措施,這個議題「沒有本,只是末,就被媒體炒作」,一開始連王也搞不清楚糾儀長是什麼。

據指出,聽完王金平報告後,馬總統回應,既然王金平說帖有具體分析,而且應該有憑有據,他願意尊重王金平的看法,一切按憲政法律制度執行。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