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环卫工10年工资仅涨740元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2010年11月28日讯】环卫工的工作强度大、工资低、不受尊重、工作环境不安全,年轻人甚至很多中年人不愿加入其中,致使环卫工人老龄化愈发严重。哈尔滨市60岁以上环卫工人占到一半以上,而且数量逐年萎缩现象明显。

据黑龙江晨报26日报导,道里区哈药路扫帚清洁路面的老环卫工70岁的张喜双说,去年在清扫过程中他曾遭遇过车祸。张喜双的老伴说,老张这么大岁数,她也不想让他去扫街,但是家里条件实在不好,她和老张的退休金共1000元左右,儿子在外做临时工。“我患有糖尿病,每月看病得花600元,儿子30岁了,还没娶媳妇,老张岁数大了,又没啥文化,干不了别的,只能接着当环卫工人。”

张喜双的老伴无奈地说,前几天,老张被抽调到公路大桥去扫雪,连续3天,一扫十四五个小时,回家时棉鞋被雪水浸透了,像两个铅块一样重。“给他在暖气上烤鞋时,我忍不住眼泪掉在了鞋上。”

张喜双已经干了17年环卫工作,他说,苦点累点都没关系,但是去年一起车祸让他差点丧命。2009年3月份的一天,张喜双在前进路看到马路上有张纸屑,赶紧上前清扫,这时一辆从哈药路转弯过来的出租车将他撞倒在地。“当时眼前一黑,心想,完了!”几秒钟后,他清醒过来,被立即送到医院,经诊断为右肩粉碎性骨折,最后出租车司机赔了2000余元的医药费及误工费了事。

半年后,张喜双又重新拿起扫帚上岗了,“干到不能动弹的那一天为止”。对工作一根筋的张喜双说,能使工作强度与工资成正比、获得市民的尊重,有个安全的工作环境就是他最大的心愿。

哈市道外区北七道街、道里区哈药路、南岗区火车站广场,负责日常清扫、保洁以及清冰雪工作的环卫工人,大多是头发花白、弯腰驼背的老年人。哈市道里区清洁大队吴队长介绍,现在道里区环卫工人60岁以上的占到60%以上,残疾人占到10% 左右。老年人、残疾人等社会弱势群体逐渐成为目前清洁城市的主力军。吴队长说,很多60岁以上的老年环卫工都是从40岁左右就开始干这行了。上世纪80年代,随着哈市经济发展,很多外来务工人员来到哈市,由于文化水平有限,又没有技术,他们凭借吃苦耐劳、肯出力气进入到环卫队伍,一干就是20多年。

吴队长:“按照相关规定,环卫工人的年龄上限在65岁,而一些年龄已到或超过65岁的环卫工人由于家庭困难,仍然坚守在环卫岗位上。”此外,工作强度大、工资低、不受尊重、工作环境不安全这些因素,令近几年愿意加入环卫队伍的人越来越少,致使环卫工人数量逐年萎缩。

正因环卫工的社会认可度较低,使得不少年轻人对这份工作惟恐避之不及。哈尔滨市道里区城管局清扫保洁通达分公司副队长徐春苓说,今年夏天,她看到一名二十四五岁的小青年将雪糕包装袋随手扔在马路边上,而垃圾箱距他只有几步远。徐春苓过去捡起包装袋时,提醒小青年注意环境卫生。“我要不扔,你不就下岗了么!”小青年留下这句话扬长而去。面对这些不尊重,有经验的环卫工人只能忍气吞声。可是最近几年,环卫工人在对一些门市或单位进行卫生劝导时却遭遇了野蛮对待。

去年,队里来了一个30多岁的年轻环卫工人,其在清扫辖区内一家单位时,发现该单位门前有人正在晾晒秋菜,由于在以往清扫中看到很多人都把腐烂的秋菜叶扔得到处都是,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这名环卫工人欲上前帮忙,但却招来毒打。因为受不了委屈,年轻环卫工也离开了这个岗位。

每天凌晨3时左右,推着手推车、挥着扫帚的“黄背心”准时出现在城市大小街路上。清晨6时许,他们已将城市打扫得干干净净,迎接市民们开始一天的工作和生活。

按住建部的相关标准,每名环卫工人每日保洁面积不超过3800平方米,而哈市环卫工每天人均清扫面积都在4000至5000平方米,有的甚至接近6000平方米,劳动强度普遍超标。要是遇到大雪天气,环卫工人们的劳动强度更比平时多出几倍。

由于工作任务繁重,环卫工人的身体健康也受到很大影响,他们中大多数都患有下肢浮肿、静脉曲张。而他们干这么辛苦的活儿,工资却不及饭店服务员的高。环卫保洁工人每月的工资是800元,清扫工人的工资是900元。据了解,2000年时,哈尔滨环卫工人的工资是260元,10年间涨了740元。

哈市道里区城管局清扫保洁友谊分公司的马队长说,公司环卫工60岁以上的及残疾人占到80%左右。今年年初,公司新招聘了几个50岁以下的“年轻人”,但是下半年,物价上涨,工资无法维持家中开销,他们又离开了环卫工人队伍。

相关新闻
荷兰铁路清洁工人罢工取得胜利
芬兰中国清洁工案被告面临刑事处罚
英前政府高官家非法移民清洁工被判入狱八个月
年薪300美元 旅馆清洁工归还房客5万美元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