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习惯用语第527讲

font print 人气: 1566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0年12月01日讯】今天要学的习惯用语都包括这个词:whip。 Whip可以当名词,解释为鞭子,但是它也可以是动词,意思是鞭打,而且通常是惩罚性的鞭打。今天要学的第一个习惯用语是: whipping boy。Whipping boy这个说法来自十六世纪的英国。当时的传统是在宫廷里专门设一名whipping boy, 当小王子任性行为不检点,不得不处罚他的时候,这个whipping boy就得代替王子挨鞭打。

随着英国王室日渐开明,whipping boy早已不存在了,但是这个历史遗迹却留在英语中。它用来比喻什么呢?我们听个例子吧。这段话是关于一名年青的空军上尉。他在军内的一宗丑闻案中遭到了不公正的指控。

例句-1:He claims he was the whipping boy in the air base scandal. Well, it’s probably true. He was only a captain and he had to obey the colonel’s orders. I think the colonel is the real guilty party.

这个空军上尉声称自己在空军基地丑闻中只是个替罪羊,那可能真是这样。他只是个上尉,必须服从上校的命令。所以说话的人认为真正有罪的是上校。

从这段话可见whipping boy这个习惯用语被用来比喻任何为他人担当罪责、代人受过的人。

******

再来听个也使用了whipping boy这个习惯用语的例子。这段话描述一个可怜的孩子不幸的家庭生活。

例句-2:Tom says his mother uses him as the whipping boy at home. She’s an alcoholic and whenever his dad gets mad at her for getting drunk, she turns all her anger at him onto her son.

Tom说:他母亲把他当成家里的受气包,母亲酗酒,每当父亲为母亲喝醉酒发火的时候,母亲就迁怒于儿子。

母亲自知理亏,当然不能冲父亲发火,却把火发在Tom身上,可见这里的whipping boy是指受气包或者替罪羊。

******

今天要学的第二个习惯用语是: crack the whip。 Crack the whip原本的意思是打响鞭,也就是挥动鞭子发出清脆响亮的爆裂一般的声音。

这个习惯用语起源于十九世纪移居美国的人们前往西部开辟新天地的时候。他们把全部家当都装在骡子或者牛拉的大车里,而赶大车的多半是经过千锤百炼的好手,挥鞭的技巧好到能一鞭子打死叮骡子臀部的马蝇,却不伤骡子的一根毫毛。所以车把式打响鞭是为了警告并且管教牲口,让它们乖乖地听从命令,不会真的伤害牲口。当然如今这个习惯用语已经转用到日常生活的各方面,而且多半跟牲口无关了。我们听个例子。这是个爸爸在为儿子近来发生的变化担心:

例句-3:Unless I crack the whip, he doesn’t do anything, even brush his teeth these days. This is a big change – he used to be such a good helper and so well organized and hard-working.

他说:儿子近来无所事事,要是他不管教的话,甚至连牙也不刷。这和以前大不相同,因为儿子曾经那么乐于助人,而且办事井井有条、勤勤恳恳。

这里crack the whip这个习惯用语意思是管教或者提出口头警告。

******

再听个例子。它说的是办公室里的事情。有些主管特别居高临下,时而会对下属宣布一些强硬措施。下面说的就是这样一个主管。

例句-4:I hate the way the boss cracks the whip at us. He just told us, ‘From now on you have to submit a written slip to me before you take more than an hour off. Without this, I’ll regard you as AWOL.’

他说:我最讨厌那主管对我们耍威风。他刚才对我们下令说:‘从现在开始,你们凡是请假一小时以上,事先都得给我写假条,不然我就作擅离职守处理。’

这段话里的习惯用语crack the whip意思显然是耍威风。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今天要讲的几个习惯用语都描述人们陷入的尴尬局面,而且往往还是难以解脱的困境。第一个习惯用语是:

    sticky wicket。 Sticky wicket来自风行英国的板球比赛。 Wicket是板球运动中的三柱门。打板球的时候投球手要设法把球击中三柱门,而对方球队的击球手却要努力堵击投来的球,守卫三柱门,使球打不中它。

  • 今天要讲的习惯用语有这样一个共同的关键词: flip。 Flip这个词有多种不同的意思,而且既可以是动词也可以是名词。当flip作动词的时候有一种意思是急促而突然地翻动。比方说: the boiling water in the pot flipped out its lid, 锅里沸腾的水掀翻了锅盖。
  • 今天要讲的习惯用语共有这样一个关键词: skeleton。 Skeleton是人类或者动物死去后留下的骸骨。换句话说是去除了肌肉和内脏之后剩下的一付骨架子。不少人见到骷髅会觉得不寒而栗,因为它使人想起死亡的不可避免。每个人总有一天都会变得跟眼前的骷髅一样。
  • 今天要讲的习惯用语都有这样一个关键词汇: gum。 Gum虽然是个只包括三个字母的简短的词,但是它的意思可不少。比方说,gum可以指嘴里嚼的口香糖,或者是像口香糖那样粘胶似的物质。这时gum是名词,然而gum也可能是动词。比方说在今天要学的第一个习惯用语里:gum up the works。 Works在这个习惯用语里指某种机械装置。想像一下要是把粘胶之类的东西灌进马达里去,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齿轮皮带之类机件会粘在一块儿,运转肯定会受到影响,甚至干脆就停滞不动了。其实gum up the works这个习惯用语出典就在这儿。当然作习惯用语的时候gum up the works往往和机器无关,而是在说人和事了。
  • 今天要学的习惯用语都用来描绘发火。发火是人之常情,几乎每个人都会有难以抑制愤怒心情的时候,所以这是几个常用语。今天要学的第一个习惯用语是: lose one's coo。 Cool 在这里的意思是冷静,镇定。保持冷静镇定也就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而lose one's cool想必有相反的意思,是情绪失控、冒火了。 好,我们听个例子来看看这个习惯用语用在什么场合吧。
  • 今天要讲的习惯用语共有这样一个关键词 :jump。大家都熟悉jump这个词。它是跳跃的意思。你有没有看过马戏团里训练有素的小狗听到驯狗师一声令下立即跳跃穿过铁环呢?这就是今天要学的第一个习惯用语的出典。这个习惯用语是:jump through a hoop。
  • 今天要接着讲两个带有jump这个词的习惯用语,我们上次学了jump through hoops, 意思是俯首帖耳、唯命是从;还学了jump out of one's skin, 它既可以解释为大吃一惊,也能说是吓得魂不附体。
  • 今天要讲的习惯用语原来出自演艺界,但是如今却被各处借用来指失败。第一个是:bomb。Bomb这个词大家不会觉得陌生。它在字典里有十多条解释最常用的一条是炸弹,然而最初是演艺界的人借用bomb来指一部失败的电影,现在bomb可以用来泛指任何以彻底失败告终的事情了,包括出版的一本书或者一个业务项目。我们听唐本森先生怎么谈论昨晚看的一场电影。请大家特别里面用到的bomb这个词的特殊意义是什么。
  • 今天要讲的习惯用语共有这样一个关键词 : boat。 Boat这个词大家早就知道是“船。” 它是个极其普通的词,它被普遍应用而组合成不少习惯用语。
  • 今天要讲的习惯用语都由这样一个关键词发展而来 : powder。 大家一定知道powder是“粉,” 可以是扑脸的香粉,也可能是治病的药粉或者爆炸的火药,种类繁多。今天要学的第一个习惯用语是: take a powder。 习惯用语take a powder含义是出于自身的意愿或者听从他人的命令而急匆匆地离开某处。它表达这样的意思实在令人费解,不知从何而来,然而有一种解释是,这里的 powder指泻药,服下泻药的人一到药性产生作用的时候,难免得急不可待地离开原地,去解决个人的迫切需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