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世雄忍受孤寂 雕釉获肯定

font print 人气: 176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2月11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林恒立南投县11日电)“得奖是荣耀,很高兴,但也是枷锁与责任,今后得拿出更好的作品。”独创“雕釉技法”的陶艺家苏世雄,今天获颁2010国家工艺成就奖,感性说出得奖心情及自我的期许。

国家工艺成就奖今年迈入第4届,出身台南市的75岁陶艺创作者苏世雄获得殊荣。颁奖典礼下午在南投县国立台湾工艺研究发展中心工艺资讯馆举行,由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副主委洪庆峰颁发奖座。

洪庆峰推崇苏世雄从事陶瓷工艺创作逾30年,不但首创雕釉技法,也长期于大专院校推广陶瓷教育,培育工艺人才。

洪庆峰指出,雕釉技法首先要以手拉坯成型,经素烧后依图案设计层层上釉,然后以各式工具磨出需要的色层与形式,再重新入窑,由于釉药多达6、7层,往往要烧到摄氏1200度以上,工序繁复、技术困难,因此成功率不高,创作过程必须忍受孤寂、克服挫折。

他说,苏世雄的雕釉技法变化多样且富质感,为唐宋以来首见的技法,不但是台湾陶瓷工艺的一大创举,傲人成就也引起国外业界的重视。

颁奖典礼由现代舞表演揭开序幕,舞者将制陶手法拉坯、素烧、上釉、刻磨,以至最后高温长时间的冶炼,融入舞蹈意境中,展现陶艺制作的复杂性与工艺技法的困难度,同时代表陶艺创作者的心情与意境。

典礼中也播放得奖人的创作历程影片,国内上百名工艺界菁英齐聚一堂,分享苏世雄的荣誉与喜悦。前3届得奖人,包括2007年漆艺家王清霜、2008年竹艺家黄涂山、2009年木雕家施镇洋也获邀观礼。

活动现场展示苏世雄的雕釉技法陶瓷作品,绚丽多变的色彩与工艺技巧,吸引民众品赏,频频拿起相机捕捉美丽画面。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泰北高中成人教育陶艺上下午班同学分别在吴德贤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孟焦画廊做校外教学参观,该校夜间部主任也是成人教育中心主任林朝聪,并实地了解校外教学参观的过程,也对陶艺家林美雅的作品赞不绝口,认为同学参观后对他们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
  • 台湾陶艺家蔡宗隆、谢嘉亨、胡慧琴应邀到法国色维尔(Sevres)陶艺双年展展出,主办单位将台湾列为贵宾国。
  • 北区陶艺教育联谊会13日前往闪耀国际的超写实陶艺名家陈景亮平溪新工作室参访受到大师热情招待,陈景亮并做专题演讲以自己从事陶艺创作
    的心路历程来与参访的陶艺家们交流。
  • 陶艺家陈启南创作之路充满传奇与惊喜,在其展出作品过程出现不少创作的故事,诸如会做陶的他,用气功做义诊等善念善行,都是令人赞叹的。最近他烧出的金属光落灰火纳等作品真是千变万化,妙不可言,金色的陶碗闪闪发光,会是一个什么感觉,只有自己亲身应验观赏后,才能洞悉其间的奥妙无穷。
  • 〈大纪元记者宋顺澈台北报导〉7月9日起至8月15日是“2010国际陶瓷艺术节”,今天下午在莺歌陶瓷博物馆举办“莺陶派对-2010国际陶瓷艺术节”开幕典礼,邀请到17个国家,有43位陶艺家、105件作品展出的“嗑牙乐-台湾国际陶艺双年展”、展现台湾陶艺文化的“莺歌烧品牌计划-结晶釉评鉴展”、“形‧无形-台湾中坚辈陶艺家系列”、庆祝开馆10年的“硘溯-陶博馆10年特展”,还有许多的陶艺体验活动及课程,活动一展开就吸引大批民众来参与,一同参与属于大家的“莺陶派对”。
  • 由中华民国陶艺协会、台湾省陶艺学会、北区陶艺教育联谊会、工艺之家协会等陶艺家组成的日本陶艺参访交流访问团28日结束八天参访行程载誉返国,此行除参访日本清水烧、信乐烧、伊贺烧、美浓烧、濑户烧、常滑烧外,也到日本国宝级大师小木曾工作室与柴烧窑场参观,并到陶艺艺术村参访。
  • 由国立中正纪念堂与中华民国陶艺协会共同主办的2010年亚洲现代陶艺展假国立中正纪念堂热烈展出,该展览31日下午将举行开幕酒会,邀请来台的日本国宝级陶艺家小木曾抵台,受到苏正立理事长及陶艺界人士热烈欢迎。
  • (大纪元记者宋顺澈台北报导)来自瑞士的陶艺家菲利普.巴德(Philippe Barde)是陶博馆邀请来驻村的一位陶艺术家,在9月1日下午为陶博馆带来一场非常精彩的课程,下午两点在陶艺研习室举办“2010与陶艺家有约主题讲座--注浆成型 x 创意造型”,他打破大家对注浆的刻板印象,介绍如何利用同一个模型做出多样变化,或是运用同一个模型制做千万种风情的作品,并展示重新演绎后的作品。
  • 被誉为陶艺天才的东京陶艺家辻厚成,12月1日在横滨通过自己的创作体验,称赞劳斯莱斯是真正的艺术品,是真正的品质的象征。在横滨的Nicole集团的劳斯莱斯展示厅,汽车和流行评论家、东京陶艺家辻厚成面向近30位扶轮社成员,畅谈了自己的创作经历,并分享了自己对劳斯莱斯的感受。
  • 〈大纪元记者宋顺澈台湾台北报导〉透过陶艺作品也能跨海寻友!日本陶艺家“小岛修”当年的邻居恰巧到陶博馆参观,意外认出小岛修是幼时同伴,让小岛修在欢喜之余又对台湾多了份归属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