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強化公衛體系 彌「健保」醫療缺失

人氣: 9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0年12月05日訊】(大紀元記者耿豫仙台北報導)二代健保預計7日在立法院闖關,在各界爭執費基費率的不公時,公共衛生促進會(下稱衛促會)5、6日召開二天公聽會,盼中央能強化公衛預防體制,平衡健保醫療的缺失。

美國內科醫學會期刊在2008年的學術短評中指出,向台灣學習全民健康保險的經驗,但質疑台灣健保的永續性,文中表示「台灣健保過多投注在短期醫療,卻對根本的預防健保促進投入極低」。

衛促會執行長、成大公衛所教授陳美霞說,公衛體系包含預防部門、醫療部門(全民健保是大宗),預防部門已被弱化、侏儒化。台灣健保值得全民引以為傲,但卻只重於後段的醫療,醫學上強調「預防重於治療」,卻將預防部門衛生所的業務弱化。

衛生所在台灣公共衛生推廣與落實過程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從門診醫療、婦幼衛生教育、食品衛生、預防接種、傳染病防治、營業衛生及藥事管理等。

據多年研究,陳美霞表示,衛生所逐漸商品化,1980-1995年,提供醫療商品為主,1996年至今,在市場競爭的壓力增加,醫療商品提供減少,新增可向健保申請給付的保健商品,且與社區越來疏離。

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執行長、政大教授劉梅君說,現行制度以醫院為主,衛生所的人員没有角色可扮演,可有可無,被晾在高處,政府花錢培育出的人力卻没用到。

以陳美霞提供的數據顯示,2008年,全國醫療保健支出7,885億,全民健保4,159億,占醫療費用54%,公共衛生(預防)259億,占醫療費用3.3%。她說,健保永續的根本之道,公衛的預防部門需強化、擴大,醫療部門必須去市場化。

健保的誘惑 醫界面對病人與荷包的決擇

如果醫師以病人最有利的方向考量,而不是胡亂開藥、開刀,每年費用協定委員會審定健保費用時,應該會逐漸下降,但健保推出15年,劉梅君表示,健保付費制度,誘導特定的行為者,是人性最大的考驗。

她說,以病人為福祉,荷包就縮水,醫界開始了是非黑白的選擇,對最大既得利益者有所不利,就開始抗拒排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