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国华团20年行动方略首阶段正式开跑

标签:

【大纪元7月2日讯】(大纪元记者杨晓慧马来西亚吉隆坡报导)由马来西亚华团在去年杪推动,为全国人民制定的《马来西亚20年行动方略》,于7月1日正式进入第一阶段的行动计划。委员会希望这项涵盖五个领域,共有13个项目的行动计划能发动更多的人参与,包括受英文教育的华人以及其他友族学者。


《马来西亚20年行动方略》委员会为第一阶段的行动计划召开新闻发布会。(摄影:郑开中/大纪元)

《马来西亚20年行动方略》委员会主席陈友信昨天(7月1日)在新闻发布会上作出宣布,为期两年的第一阶段(2010——2011)行动工作共有13个项目,所涵盖的五个领域包括教育、社会与环境、文化、经济、政治与治理。此13项行动计划包括:-

(一)恢复地方政府选举;
(二) 以年轻选民为主的选民登记;
(三)人才外流;
(四)监督新经济模式的进展;
(五)文物遗产管理;
(六)文化艺术网络;
(七)国民型中学所面对的困境;
(八)国民中学辍学与语言接轨;
(九)华团现代化;
(十)原住民的权益;
(十一)华人义山的管理转型;
(十二)强化女性地位;
(十三)一个永续的未来——社区环保。

陈友信指出,第一阶段的13项行动计划将在未来两年内逐步交流研讨、推广以及落实。他们希望各州大会堂以及华人社团能够紧密地配合,根据地方上的资源、条件和需求,选择一些适当的项目来参与和推广,为建塑公民社会添砖加瓦。

陈友信在会上也宣布委员会将20年行动方略的主题定为“扭转国运”,希望马来西亚能够在各个领域有所突破,与时俱进,具备更强的国际竞争力。


《马来西亚20年行动方略》委员会主席陈友信宣布第一阶段(2010——2011)行动工作的13个项目。(摄影:郑开中/大纪元)

方天兴:多元种族架构下 理性协商才是上策!

《马来西亚20年行动方略》委员会顾问之一兼华总会长丹斯里方天兴在会上表示正当政府配合国家转型路线图而推出第10大马计划和新经济模式等一系列涉及各领域的政策和路线之余,身为民间团体,他们推出的《马来西亚20年行动方略》可说是极符合时宜之举。

他指出与一些单元种族组成的民主国家不同的是,我国同时也是一个由多元种族、多元文化及多元宗教组成的国家。换句话说,在多元种族架构下,不论是比率或分配,要求或声浪,往往都比一些由单元种族组成的民主国家或社会绝对来得“复杂”。

他认为任何涉及国家或社会的重大议题,甚至包括各族权益的民生与政策性课题,决不能采取对抗性行动,反而应该体现包容,懂得尊重他人,以理性的协商精神来寻求化解才是上策!


《马来西亚20年行动方略》委员会顾问之一兼华总会长丹斯里方天兴。(摄影:郑开中/大纪元)

当天出席在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华总)的新闻发布会的其他委员会成员包括,执行委员会主任之一及代表槟华堂的杜干焕博士、委员会副主席兼华社研究中心(华研)代表杨有为、政治与治理小组副主任廖国华、执行委员会主任之一林德宜博士、华总副总秘书陈耀星博士、森华堂署理会长周世扬、隆雪华人义山联合会代表蒋礼谦,以及霍韦彣。

与此同时,在本周末(7月4日)委员会将组织一个工作坊,让百多位华团工作者在一起讨论如何来落实这13项计划。

《马来西亚20年行动方略》背景

《马来西亚20年行动方略》是由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华总)、华社研究中心(华研)以及多个华团共同开展的一项前瞻性的计划。

这份为马来西亚人而制定的20年行动方略,是马国在社会、文化、教育、经济及环境等各主要领域长期发展的一个综合性架构。它确认了马国未来20年内,即2010年至2030年,在短期、中期与长期可能面对的主要挑战。

此行动方略是由30多位涵盖各个领域、各个族群、不同教育背景和媒介语的学者专家选写论文,可说是容纳了跨族群的观点。这些论文再通过100多位华团工作者多次的交流研讨,并成立五个专案小组,拟定了行动方案的定稿。

《马来西亚20年行动方略》评估了当前马国各领域的现况,既具备了理论基础,同时也拟定了落实的行动方案。而在内容方面,除了华团传统关注的范围外,也跨越族群进入新领域,包括环保、选民登记、人力资源、能源等。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马国盗刷团 来台购精品变现
有意来马开唱  刘若英宣传新专辑“试水温”
马国雪兰莪州音乐盛会  让子民发挥音乐才华
谢婷婷为银幕处女作讨教老爸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