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指考地理多時事 國道走山入題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思宇、安芷嫻台北3日電)大學指定科目考試今天最後1天,試題涵蓋多種生活議題,包括全球暖化、全球定位系統 (GPS)、google地球、台商回流、國道走山、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失衡等。

其他時事議題還有亞洲金融風暴與資金流、世界自由貿易下對中國東北農業的衝擊、登革熱疾病擴散、社經發展與人口金字塔、智利水資源問題與對策、國土計畫、氣候變遷對地區居民生活影響、土石流發生區域與防治策略、中國三峽大壩的功能與影響等。

入闈審題的高中教師認為,高一通論地理占38%、高二區域地理占39%、高三應用地理占23%,與去年試題比較,今年自然地理比重較高。

高中教師說,地圖題、簡述題、長文題、統計圖表題、圖題、照片題都有,今年圖表有25幅,較去年15幅增加;鑑於台灣地區重要環境議題,也考台灣山區聚落的航空照片判讀;此外,仍有相當比例的長文題,測驗考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表示,今年地理科多為題組題,且時事題、圖表題較多。

試考生認為,試題取材平均,試題題型多元,測驗學生分析、判讀與整合能力,整體難度中等,試題有難有易,能評量考生不同能力,頗具鑑別度,清晰的觀念是答題最有力的依據。

不過,考生普遍認為,地理考科偏難,且題型生活化,諸如國道走山、海地震災等事件皆入題,需對時事有一定掌握,且具資訊整合能力,答題才能得心應手。

北一女中周姓學生認為,地理考科題型、命題內容與考古題有頗大不同,時事題占很大比例。例如國道走山事件,考題以等高線等資訊標出週遭地勢情形,讓考生判斷走山主因及鄰近地區山勢分布,雖是預料中的考題,但仍需以基本概念作綜合判斷,是很靈活的題目。

中山女中方姓考生認為,地理科題目比自己想像中略難,需要很好的資訊整合能力,海地震災入題讓她印象深刻,除需瞭解海地地理位置,也要以週遭地理環境分析震災主因。

景美女中林姓學生表示,地理科必考的溫室效應題型,本次命題更加靈活,將「熱帶傳染病的散布」與「溫室效應擴大」兩者結合,並以一般考生較易忽略的小國作答案選項,不僅需對各國地理位置掌握得宜,也需瞭解溫室效應影響,對考生來說具有一定鑑別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