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中央社新聞小百科:熱島效應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舜協台北5日電)「熱島效應」(HeatIsland Effect)是都市化產物,因人類活動及都市水泥化、柏油化,造成市區溫度高於郊區;以等溫線畫分布圖的話,與海島等高線地形圖類似,因此得名。

台北市3日出現攝氏38.6度高溫,追平歷年7月最高溫紀錄,且連續幾天高溫都超過37度、逼近38度。中央氣象局表示,除天氣晴朗炎熱外,民眾開冷氣、外出開車及水泥建築散熱不易等因素,加上台北市區位於盆地中央,熱氣不易消散,種種因素造成氣溫居高不下。

根據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中心主任劉紹臣領銜的研究指出,「熱島效應」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城市開發砍伐大面積森林,能降溫的植物光合作用及能吸附熱氣富含水氣的泥土鋪面,被不含水的泥土、柏油路面取代;加上城市內高大的建物影響通風效率,吸附太陽幅射熱後又不易散逸,除了白天市區溫度偏高外,建物幅射熱能在晚間逐漸釋出,讓城市日夜溫差愈來愈小。

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主任林沛練及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李清勝都認為,都會區高溫與都市化程度造成的熱島效應正相關,如果民眾在室內使用冷氣時間愈久,外出都用汽、機車代步,熱島效應只會愈來愈嚴重,民眾要有「高溫常態化」的心理準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