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威尼斯雙年展 台灣館揭幕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8月2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雅詩威尼斯28日專電)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中的「台灣館」昨天盛大揭幕,主打另類主題「休息中」,把空間佈置成兼具台灣純樸人情味與前衛感的人文沙龍,吸引許多外國遊客駐足。

威尼斯雙年展是國際建築界盛事,今年是第12屆,台灣已第六度參加。今年台灣館仍選在聖馬可廣場附近的「普里奇歐尼宮」舉辦,不過展場風格與往年迥異,不僅推出史上最年輕策展人曾瑋,更讓這棟原是監獄的古蹟建築不再顯得陰冷、有距離感,搖身變為人人想逗留小憩的舒適空間。

今年41歲的曾瑋說,威尼斯雙年展儼然已變成一種嘉年華會,各國建築師在此使出渾身解數、爭奇鬥艷,但他覺得走在酷暑的威尼斯,人們最渴望的建築其實是一個可以自在休息的空間,因此他構想出「休息中」(Take a break)的主題,希望藉著提供水、冷氣的環境,吸引更多人進來台灣館參觀。

曾瑋表示,休息中還有另一層隱喻意義,代表台灣目前政治、社會、認同現況,因為兩岸緊張關係趨緩,很多衝突似乎都不再無解,因此「休息中」也可說是台灣現狀的隱喻。

台灣館昨天下午舉行記者會,晚間舉辦盛大開幕酒會。威尼斯藝術家協會主席、執行長、駐義大利代表易榮宗、國立台灣美術館長黃才郎、駐義代表處新聞組長許永貽等皆出席,許多台灣僑胞也特地從義大利各城市前來參觀。


第12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27日舉行開幕酒會,國立台灣美術館長黃才郎(左)、駐義大利代表易榮宗夫婦(左2,3)皆出席。(中央社)

黃才郎致詞表示,感謝台灣建築師的持續努力,讓台灣走向世界舞台,讓國際可以看見台灣的建築實力。

易榮宗說,台灣建築師的軟空間、慢體驗理念,展現了台灣軟性實力,在展覽中看見運用了台灣花布,以及像台灣野台戲般的影像放映,懸掛在天花板的塑膠氣墊,甚至有很多我們文化中欣賞的留白概念。

開幕酒會後,威尼斯藝術家協會特別準備了現場古典樂演奏,當作獻給台灣館開幕的賀禮。悠揚的音樂聲,搭配溫暖自在的空間,讓許多賓客踏進會場感到驚艷不已,有人隨意坐下聆聽音樂,有人仔細欣賞以台灣照片製作的立燈,場面溫馨熱鬧。

協辦的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教授曾成德說,雖然休息中是很輕鬆的概念,但實現起來不容易,因為普里奇歐尼宮是一級古蹟,主辦單位要求連一根釘子也不允許釘,很多規畫都必須配合現場狀況一改再改,且材料取得也是問題,例如天花板上漂浮的空氣墊要灌氮氣,在威尼斯作業並不容易。

曾成德說,近年許多人質疑威尼斯雙年展的台灣館已經不再是建築展,變成裝置互動展,今年威尼斯雙年展主題是人與人在空間裡相遇,台灣館展場本來是一個監獄,曾瑋用漂浮氣墊改變了天花板的高度,拉近了人與人的距離,這是一種空間的重新定義,所以當然是建築藝術的展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