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中策併南山告吹 折射「誠信」價值

人氣: 1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15日訊】(新紀元週刊記者吳涔溪台灣報導)編者按:南山案告吹, AIG稱為了出售,已做了符合主管機關的要求,展現長期經營的承諾,未來數天將和博智南山討論,決定是否提出行政訴願。中資財團的志在必得讓台灣當局憂心400萬保戶的未來保險羊入虎口。

博智中策集團以21.5億美元收購美國AIG在檯子公司南山人壽,這起亞洲最大的金融併購案,上週正式被台灣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否決了。儘管,博智批評台灣當局此舉有違自由經濟、讓外資來台投資望之卻步,但是,台灣各界普遍對金管會拒絕中資疑慮甚深的炒股集團,入主台灣第二大壽險公司的舉措,拍手叫好。

2008年受到金融危機波及,AIG瀕臨破產,靠美聯儲1,800億美元貸款支撐,AIG在台灣子公司「南山人壽」,這家自1970年收購經營至今,擁有400萬名保戶、新台幣1.5兆資產、淨值超過1,260億新台幣,成為AIG優先出售的優良資產之一,用以償還美國政府挹注的資金。

中策博智大盤查

2009年10月,AIG宣佈,南山人壽由「博智金融」與「中策集團」兩家公司以21.5億美元價格中標。「博智金融」是怎樣的公司?幕後出資者究竟是誰?早在開標前,台灣有立委即指出,參與競標的博智金融公司總裁宦國蒼,是具中國國企背景的北京發展(香港)有限公司董事,而隱藏在整起收購案幕後是大陸股市高手、「明天系」的負責人肖建華,和中國太子黨有著「權錢交易」的關係。

當時爆料的立委高志鵬就間接證實,當他公開質疑博智幕後資金來源有中資後,就接到肖建華託人說「大家可以交朋友」、「價錢好談」的消息,前來關說的包括記者、立委、同黨同志等。立委潘孟安日後也提出,「肖建華因涉及大陸股票投機買賣和內線交易,包括浙江金融控股和亞太安全兩個案件,目前仍在逃亡中。」

而中策又是怎樣的公司呢?它是一家香港上市公司,原本資本額僅2億港幣,以經營電池為主,股價只有0.15元左右,在南山案投標前四個月,公告每股0.1港幣,發行780億新股(可轉換票券),票券移轉後,中策97%的股東在四十五人手上。這大幅增資動作,市場俗稱「借殼」,透過大量發行新股,把原有股東幾乎洗出場,而認購新股的股東,將在南山案收購成功後,成為中策的新老闆。

這四十五名認購者的背景再度引起外界重視。時任金管會主委陳冲在立法院接受質詢時說:「這四十五人中目前查證結果並無中資存在,其中有四位曾經被香港證監會認為有違反香港證券法規,這個資料其實我們一開始就掌握了。」

陳冲口中所謂的「無中資」即沒有大陸籍人士,而四位曾遭香港證監會(SFC)處罰的香港股票交易者,即因投機買賣被SFC罰款的任德章、欺騙僱主賺取額外獎金的甄志平、香港股市投機客谷保順,以及借殼大王孫洪粗。《新紀元》週刊專欄作家童文薰律師即表示:「如果連中方的香港都起訴這些人,顯然他們伸手進來南山的目的是五鬼搬運。」令南山的業務員和保戶寢食難安。

此外,在中策新增的大股東中,多位香港知名富豪同時具有大陸政協身份,包括中國政協委員、中渝置地董事局主席張松橋,曾任政協委員、「西裝大王」吳良好、北京市政協委員、全港各區工商聯名譽會長李鋈麟,這些被媒體點名曾任及現任中國大陸的「官員」、「高幹」,在後來中策公司送交審查的股東名冊,在補件往返中,又一一被剔除。

博智的舉動,讓主管機關懷疑其長期經營承諾及股東是否適合,「這是誠信問題!」頻頻更換股東的公司,「怎麼可能讓人信任?」經濟部投審會8月31日公佈審查結果,博智不屬於中資,應視為外資。但是金管會還是以中策「不具長期經營承諾」、「未來增資能力不足」兩項因素否決。

審查結果公佈後,博智發表大呼不公,要求經濟部拿出道德勇氣,洗刷過去八個月,博智被有心人士誣指的「中資」的冤情,也質疑總統馬英九和經建會主委劉憶如在對外招商時提到「降低國內的投資障礙」已經淪為口號。柯清輝更抨擊,「事件反映台灣立委受當地媒體影響,當地媒體又受特定利益團體操控,收購案變得政治化及複雜化,因而感到可惜。」

「中資」真相 「誠信」何在?

台灣政府因為抵禦「中資」而被叫好、港商因被冠上「中資」而被否決、喊冤,難道台灣對於「中資」及「政協」特別政治敏感嗎?在整起事件中,包含立委、媒體、民眾、買家、賣家的心都被糾在「是否查有中資」這個話題,而起起落落,忽略了「中資」及紅色資本、官商勾結、權錢交易的本質。

中資為什麼可怕?特別是在中資滲入保險業,更令人膽顫心驚。回顧幾年前上海32億的社保基金被挪用,在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被高調查處後,包括深圳、廣州、遼寧、寧夏……,全國各地社保基金爆發貪污、挪用的案件不斷,這些從百姓辛苦工作繳納的高額保險費用,是百姓的養老金、保命錢啊!各地政府監管不周不賺錢不打緊,還監守自盜!

更誇張的是,根據中國審計局公佈的官方數據中,中國每年被挪用和貪污的社保費用高到400億人民幣,卻未見貪污和挪用官員被法律制裁,而且其中有很多人不斷的陞官。

這就是中國在保險制度上官商勾結、五鬼搬運的真相,無怪乎那些具有中國官方背景、香港股市投機炒作集團,打算「借殼上市」、「以小搏大」、「以蛇吞象」的方式收購具有龐大資產和現金流量的南山人壽時,台灣上下人心惶惶、喧騰不安了。

台灣從1940年開辦第一個社會保險制度「勞工保險」,陸續開辦全民健保、勞工退休金製度,1960年開放民間保險公司,1986年再開放多家美商公司進入台灣市場,截至目前,全台灣共有壽險業者三十家、產險二十三家,2009年,台灣在全世界各國「保險滲透度」(即一個國家的保費收入與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重)蟬聯世界第一。

這樣一個成熟的保險市場以及負責監督管理的政府部門,在面對博智大喊被拒不公、以及中資冤情,更應該理直氣壯地拿出「誠信」的尺標,嚴加審查。就如同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教授張士傑日前在媒體上所言,「高財務槓桿的保險業經營,扮演風險承擔者角色,有如走高空繩索,而金融監理正如同安全網,提供走高空繩索基本保障,達到維護消費者權益的目的,而財務資訊揭露如同平衡桿呈現經營績效,引導著公司治理經營策略。」

「如果除去安全網與平衡桿,或是用品質不佳的安全輔助設備,加上蒙住眼睛,有誰願意讓專業不佳或欠缺誠信的人背著走鋼索呢?」中策併南山宣告破局,以及過程中南山保戶多次上街頭據理力爭,給兩岸三地的華人社會,上了一堂精采的併購風險和保險監管課,以及課程中折射的「誠信」價值。◇

本文轉自【新紀元週刊】189期「焦點新聞」欄目
http://mag.epochtimes.com/b5/191/8465.htm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