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思悼司徒华 议员官员纷致哀

人气 9

【大纪元2011年01月06日讯】(大纪元记者林怡、梁路思香港报道)香港支联会、教协和民主党昨日早上在立法会大楼外的皇后像广场举行默哀仪式,悼念已故支联会主席司徒华(华叔),上百名立法会议员及市民参加。现场并设吊唁册给市民签名表达哀思,行政长官及多名问责官员都有到来签名。

上午10时半,大约一百名立法会议员和市民,在立法会大楼外的空地整齐站立,他们首先向印有司徒华遗像及“华叔,我们永远怀念你”语句的横额三鞠躬,并默哀一分钟。之后再轮流上前,每人向司徒华遗像献上一朵白色的菊花,并将系在手臂的黄色丝带绑在铁栏上,象征继承华叔“平反六四”的遗愿。

默哀仪式后,许多市民也陆续来到现场,向华叔致悼及在吊唁册上签名。

蔡耀昌;华叔仍在我身边

多位曾与司徒华共事的民主派人士,在向华叔致哀时都神情伤痛。民主党创党主席李柱铭签署吊唁册时写上“民主必胜”。支联会副主席蔡耀昌难掩悲痛地说:“到了这一刻,我还相信华叔仍然在我身边!”他说,华叔在港人心中的地位无人可代替。

蔡耀昌并表示,追随华叔多年,最欣赏的是他的坚持和对工作的认真,还有对政治的触觉和政治智慧。无论是坚持民主,坚持平反六四,以至对教育的投入和做人处世的态度,相信华叔感召了很多香港人,包括上一代和下一代,相信他的精神会一直承传下去。支联会等团体和市民会更加紧密合作,相信能够实现华叔的遗愿。

梁国雄:与华叔目标一致

社民连立法会议员梁国雄下午亦在司徒华吊唁册上签名,并写上鲁迅名句“历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他表示与华叔的目标一致,出现争拗很正常,作为朋友要“是其是,非其非”。

除了多名泛民主派立法会议员,部分建制派议员、行政长官曾荫权及一些政府问责官员也前来致哀或签署吊唁册。吊唁的官员包括财政司司长曾俊华、保安局局长李少光、教育局局长孙明扬、环境局局长邱腾华及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张建宗等。曾荫权没有回应会否让海外民运人士王丹及吾尔开希等入境参加司徒华丧礼的问题,便匆匆离开。


教育局局长孙明扬在悼念司徒华的横幅前献花。(摄影:潘在殊/大纪元)

李柱铭;民运入境取决于北京

对于多名身处海外的八九民运人士希望来港出席华叔丧礼,李柱铭认为,政府是否批准他们来港,一切取决于北京。

蔡耀昌表示,批准海外民运人士到港致祭,是合情合理合法,看不到政府有什么理由要拒绝,又希望市民多表达意见,向政府施压。他说,有很多人士,包括民运人士,都是华叔的朋友,他们想来悼念,表达一个心意,这个应超越任何的政治。

李卓人:盼港府人情大于政治

支联会副主席李卓人呼吁港府把人情放在政治之上,批准他们入境。他说:“我们希望今次特区政府将人情摆在政治之上,希望给香港人看到我们香港一国两制是成功的,我们特区政府有自己的空间去决定入境的政策,因为很多时候李少光强调入境是入境处长决定,既然这样,代表香港政府自己可以决定的,如果是这样,我们真的很期待它本身给香港人看到,我们是自主,我们是有一国两制,我们是人情大过政治的。”

吊唁册从即日起到本月27日,每天早上8时至晚上8时在立法会外摆放,供市民签名致哀。

另外,教育专业人员协会(教协)宣布于本周六和周日两天举行教育界向司徒华致敬的悼念聚会,将展示华叔的墨宝、著作及历史照片,并播放传媒访问和回忆录。教协会员和教育界人士将会分享与华叔交往的体会点滴。◇

相关新闻
港六公屋户瞒报物业被定罪
港社福界调查:九成半社工认为政府修例不恰当
邹家成涉未经授权转寄投诉信 辩方质疑法例无禁止
林世雄称有信心任内解决港网约车争议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