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抽蘋果新手機當噱頭 小心觸法

人氣: 22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10月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4日電)iPhone5新機再創話題,引起商家運用抽iPhone5吸引民眾消費;但消費者文教基金會調查6家以此行銷的業者發現,有的實際是抽買iPhone5購物金,涉廣告不實,提醒業者小心觸法。

消基會9月26至30日,隨機至網路上搜索近期以「iPhone5」為抽獎獎品宣傳的業者,透過官方網站刊登訊息與去電詢問的方式,調查業者是否設有對消費者不利的除外責任條款或其他損害消費者的約定。

調查樣本包括日盛金控、白蘭氏、3家線上遊戲「永恆之歌」、「鬥法天地」、「魔獸世界」,以及舉辦各種抽獎活動的網站平台「排隊王國」。

消基會說,調查結果發現,當中有業者的官網首頁可見「免費抽iPhone5」訊息,但點選之後畫面跳到Facebook,並要求消費者同意讓程式取得基本資料、寄送訊息等,同意之後再出現的Facebook頁面,竟然刊載活動內容變成是抽「iPhone5購物金」、而不是抽iPhone5,質疑業者誤導、引誘消費者同意被取得個資,也涉及廣告不實。

此外,2家業者未說明iPhone5獎項數量;有2家業者未說明領獎時間、4家業者模糊帶過。

此外,業者還約定除外責任條款,例如「主辦單位保有修改活動及贈品相關細節,或更換等值贈品之權利」、「在任何獎品缺貨的情況下,活動舉辦者保留以現金或其他等值獎品替換獎品的權利」、「本公司擁有隨時變更、修正活動內容與結果之權利」,以及「保留修改活動辦法」等事項。

消基會強調,「消費者保護法」第2條有關「定型化契約條款」的定義,指企業經營者為與不特定多數消費者訂立同類契約之用,所提出預先擬定之契約條款,並不限於書面,以張貼、牌示、網路或其他方法表示者,都屬於定型化契約條款;因此,業者在官方網站所刊出的抽獎辦法,當然包括在內。

消基會並引述消保法第22條,規範企業經營者應確保廣告內容的真實,呼籲業者要負起廣告真實責任;同時提醒消費者可要求業者交付原承諾獎品、拒絕以其他獎品替代。

消基會也重申,消保法第14條規定定型化契約條款依正常情形,顯非消費者所得預見者,不構成契約內容;且同法第12條也規定,定型化契約條款因字體、印刷或其他情事,致難以注意其存在或辨識者,該條款不構成契約內容,再次呼籲業者不要自訂除外條款、觸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