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失落的一代 谁之过?

人气 11
标签:

【大纪元2011年12月02日讯】一连串让人心惊肉跳的统计中,最悲观的一个,当属是青年失业率。有人把失业的英国青年称为失落的一代。

据BBC报导,不久前公布的数字显示,7〜9月间,24岁以下年轻人的失业率首次突破百万大关,又创了一个历史新高。

罗伯特·西蒙斯(R. Simmons)还算幸运。他2008年从中兰开斯特大学毕业,获得音乐制作学位。三年中求职信递了无数,最近才在一家人力资源公司找到一份用他本人的话说“远远低于自己资历”的工作。

罗伯特说,竞争是白热化的,有时候100个人申请一份工作,只有10〜15个人能得到面试机会。其中许多工作其实根本不需要大学生来做。

对于那些运气还不如罗伯特的人来说,更可怕的是各界一致认为青年失业率好转之前还会进一步恶化。

年轻人长期失业,对他们的自信心、就业前景、人生走向、以至整个社会都将带来严重的冲击和深远的影响。难道你不担心现在的年轻人会成为“失落的一代”?那么,为什么英国年轻人的失业率如此糟糕呢?

欧元的错儿?

政府把矛头指向欧元区的危机带来的压力。但是,这种说法也遭到了质疑。

经济学家通常将失业率看作“滞后指标”,也就是说,失业人数增加是经济“生病”后表现出的最后的“症状”之一。工党反驳说,仅仅指责欧元是不讲理的,因为这个危机是最近一段时间才加剧的。青年失业率高是政府经济政策的失误。

不管谁对谁错,朝野两方其实都没有正视青年失业率在经济衰退以前很长一段时间已经连年攀升的趋势。

2004年夏天,英国年轻人八分之一失业,此后失业率连年高升,2008年大幅上扬,今年最新的统计数字与2004年相比几乎翻了一番。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经济效益中心主任瑞内恩(Prof. Reenen)教授认为,青年人失业是“一个长期、持续”的问题,而不是突发问题。

新手的错儿?

青年失业,当然也离不开大环境。上季度,英国整体失业率上升到过去15年的最高峰。说白了,任何时候、任何国家经济疲软了,失业率都会攀升。公司不扩大,就不会多请新手;利润下降,当然就会考虑裁员。

虽然年轻人工资普遍较低,但通常他们更缺乏经验,产出更低,对公司的价值也就更小。所以,年轻人入门的机会更少,被炒的可能性更大。再说了,裁老员工补偿费太高,公司更不情愿轻易下手。

瑞内恩教授说,在1980、1990年代经济萧条期间,青年失业率超出总体失业率的现象都出现过,这次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移民的错儿?

至于年轻人失业率连年、长期攀升,就更难解释了。

从宏观上看,有分析人士将此归咎为英国的工业体制。他们认为,全球经济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比如说,原来年轻人很容易爬上的第一层台阶——制造业的工作,都已经迁到了中国和东南亚。除非英国人也甘心每年只挣1000镑,这些岗位,一时半会儿是不会海归的。

再一个原因,信息技术的革命也枪毙掉了许多更可能雇佣年轻人的服务行业的工作岗位。电子邮件普及了,需要的邮递员也就更少了。

具体到国内。有一种观点认为,原来年轻人单纯为了进入就业市场而申请的那些对技能要求相对更低的工作,更多地被移民抢走了。持这种观点的人会指着建筑工地、餐馆、酒店、养老院说“瞧瞧,证据大把抓”。

工资太高?

还有一种观点是,年轻人的最低工资太高。今年早些时候,负责审议、制定最低工资标准的低薪委员会(Low Pay Commission)就曾表示,他们担心,现在的最低工资标准可能在“损害”年轻人的就业前景。

该委员会说,由于担心工资支出,公司可能很不情愿创造新岗位、雇佣缺乏经验的新人。他们提议,年轻人最低工资上调的幅度和速度应该低于年长者。

成绩太差?

另外,也有人指责英国的教育体制有毛病。一是教育质量。现在的毕业生缺少足够的技能,甚至连基本的英语、数学水平都不过关;11月24日智囊团城市研究中心发表的报告就指出,英语和数学成绩与青年失业之间有“明显、直接的关系”。二是,多年来一味追求将更多的年轻人送上大学的政策,培养出的人不切实际。

根据高等教育统计署的数字,从1997年以来,大学生的总数从180万增加到250万。从绝对数字来看,毕业生多了,毕业=失业的人当然也就更多了。

出了校门,满脑子是前程似锦的梦;放眼一看,大学生满地都是,请大学生的岗位却寥寥无几。既没有经验,又放不下架子,手里拿着一张二流、三流大学的二等、三等学位,高不成低不就,哪来的前程? 还有人指责福利体制造就了好吃懒做、不愿吃苦的一代人。这是老生常谈,就不再多费笔墨了。

(责任编辑:李平)

相关新闻
英国200万公务员 今将大罢工
抗议退休金缩水 英国爆发30年来最大规模罢工
驻伊使馆遭攻击 英国驱逐伊朗外交官 关闭使馆
抗议养老金改革 英国30年最大规模罢工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