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前景晦暗 欧洲统一梦难圆

标签:

【大纪元2011年12月30日讯】(新纪元周刊255期,记者余平、德龙、华明报导)欧盟峰会决定组建新的财政联盟使得欧元危机暂缓,但即使挽救欧元目标一致,各国领导人仍坚持对本国最有利的政策。欧洲是否能从经济逐步走向政治的统一,或许如德国总理默克尔所说,将是一段漫长、无法回头的崎岖过程。

备受关注的欧元危机暂告缓解。12月9日落下帷幕的欧盟峰会决定组建财政联盟,旨在规范欧盟国家的财政状况,挽救欧元。虽然核心国信心满满,但遭到各方质疑,全球股市依然震荡。外界担心力救欧元将引发欧洲经济大衰退。

欧洲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大洲,统一欧洲一直是欧盟的梦想。然而,近来欧债危机越演越烈,先是希腊,跟着爱尔兰、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先后爆发债务危机,以致政府领导人及其班子全部换人,欧债危机演变成政坛大换血。统一货币尚且困难重重,欧洲如何实现联邦?

默克尔:路漫长不可逆转

“欧洲正处于二战后最困难的时刻。如果欧元体系失败了,欧洲也就不能幸免于难。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完善欧盟的经济和货币体系,逐步建立一个政治联盟。”德国总理默克尔总结欧洲局势。

对于解决欧债危机,德国一直信心满满,坚持不懈地力救欧元区。欧盟峰会刚结束几天,德国联邦议会14日进行辩论,默克尔发表政府政策声明,捍卫欧盟峰会组建财政联盟的决定,称这条路虽然漫长崎岖,但不可逆转。

欧洲要说德语了?

德国政治和经济界对欧盟财政协议普遍表示欢迎。德国人严格财政纪律的理念希望在欧洲大陆上被发扬光大,联盟党党团主席考德(Volker Kauder)宣称,现在在欧洲要说德语了。欧盟峰会公布决定的当天,德国股市反应积极。

德国财政部长朔伊卜勒上周末对《焦点》周刊表示,欧盟采取一致行动,进行欧洲货币联盟制度改革,给了欧元国对抗债务危机“一个很好的机会”。由此,他“确信能应付欧洲债务危机”。他还分析说,到目前为止,不管经历了多少危机,结果欧洲总是变得越来越强健。

不过在同一天,与默克尔领导的联盟党共同执政的自民党总书记、32岁的林德勒(Christian Lindner)意外宣布辞职,使这个被指“男孩帮”的自民党再次陷入危机,引发在野党质疑政府无力推动欧洲财政联盟工作。

英国坚持“特立独行”

欧盟27个国家中,唯有英国亮出“红牌”阻止欧盟修改《里斯本条约》。英国首相卡麦隆坚持这个财政协议不符合英国利益,并不能为伦敦金融业提供足够保护。他强调,这是一个“艰难但正确的决定”。

但英国副首相克莱格(自由民主党党魁)11日公开表示卡麦隆这一做法“对英国不利”,或令英国在欧盟中“被孤立和边缘化”。反对党工党领袖米利班德说,卡麦隆放弃了英国在欧洲的影响力,但是却没有换回任何好处。

荷兰国际集团(ING)的高级经济学家James Knightley近日警告,欧元分裂将对英国经济产生严重影响,致使英国失业人口超过400万,英镑会大幅度升值,主要银行将会破产,出口也将下降10~25%。

不过,卡麦隆的个人民望因此上升。英国《周日电讯报》最新出炉的民调显示,卡麦隆的决定有高达62%的民众支持,只有19%的受访者反对。

法国人担心“离开欧元”

法国的反应则极具法国人的浪漫特色,多种多样。据益普索(Ipsos)民调机构的调查,有44%的法国人认为欧元面对目前的经济危机像一个“残疾人”,有 45%的法国人为了法国的总体经济考虑,而有33%和34%的人认为单一货币可能会是一张“王牌”。有65%的工人和53%的员工赞同改用法郎。

但在干部阶层中有82%的人愿意继续使用欧元,中间职业人士中有62%的人也愿意继续使用欧元。形成了明显的两极分化。

很多人担心离开欧元后会怎样?法国银行界的人士说:退出欧元改用新的欧元——法郎,这里面的一系列准备工作至少需要两年以上时间。另一位银行家说,退出欧元后的单一货币很难想像会怎样设计,这不仅是一个技术性问题,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经济难题。

可以设想,为了避免各欧盟国各自印制单一货币的情况发生,每个国家需要立即重新建立外汇管制和资金流动措施。对国际间各小组都是一个噩梦,政府将会开始禁止到提款机提钱,民众也会紧张,纷纷开始在自己的保险柜里存钱了。一个不明朗的主要问题:新货币之间的汇率波动幅度将会怎样?

欧元前景?各方看法迥异

对于欧盟新协议,各方并不乐观,《华尔街日报》引述分析师的话说,这仅仅是又一个权宜之计,并不能解决欧洲地区银行目前面临的问题,也不足以提振欧元区的债券市场,甚至还不足以避免标普调降欧洲经济体信用评级的决定。

英国《泰晤士报》撰文警告,此协议对欧盟的经济并无益处,恐会造成永久性的衰退。路透社则发表社论,救欧元之痛,使欧洲经济2012前景黯淡。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将欧元问题归咎为“欧洲统一”的浪漫主义梦想。他解释,如以客观的经济分析为准,欧洲迈向单一货币的计划一开始就值得怀疑。欧洲经济体各具不同特色与体质,不仅不可能在共同货币政策下顺利运作,而且极可能出现不对称震撼,即部分国家陷入衰退,其它国家则持续成长。

那么,为什么欧洲的“技术官僚”完全无视经济学家的多次警告,全力推动欧元?他认为,部分原因是,欧洲菁英难以抗拒统一欧洲梦想的魅力。而严重的误解是,只要各国坚守维多利亚式的价格稳定与财政谨慎原则,一切问题自可迎刃而解。可叹的是,事与愿违。

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则认为,解决欧债危机的最终办法是建立一个联邦制的欧盟,即“欧洲合众国”。这个目标更宏大遥远,然而,货币一体化、财政一体化尚困难重重,如何政治一体化?◇

本文转自255期【新纪元周刊】“焦点新闻”栏目
http://mag.epochtimes.com/gb/257/10236.htm

新纪元杂志PDF版订阅(52期10美元)

相关新闻
救欧元区 4非欧元国愿解囊
欧盟注资IMF1,500亿欧元 欧债国资金外逃
债券基金投资巨头:欧元区解体概率1/3
2012经济:世界增速放缓  欧元区最不景气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