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少子化現象 台灣族譜枝葉萎縮

人氣: 46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1年04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耿豫仙台北報導)從台北市文獻會舉辦了5年「國小創意族譜比賽」發現,族譜最遠只能追溯到4代清朝時期,約百年歷史,但在少子化的情況下,文獻會憂心,在台灣族譜的枝葉恐有萎縮的可能,全台僅1人的姓氏就有149姓。

民國99年戶政作業統計,全台稀有姓氏僅剩20人以下的姓氏共有654姓,占全台1,527個姓氏約4.3成,而占姓氏僅1人者有149姓,占總姓氏快1成。

90年前,400多位的姓氏尋遍字典也找不到,一般電腦還必須另行造字,在「姓名條例」修正後規定,戶籍登記的姓名,以教育部編訂的國語辭典、辭源或康熙等通用字典中所列有的文字為主。各戶各戶政事務所辦理清查罕見姓氏,如為戶政登錄疏失,通知當事人辦理更正。

姓氏減「邊」減「腳」 一家變兩家

在罕姓中僅有9人的「旦」姓與不屬罕見的「但」姓只差左邊的「人」部首,台北市文獻委員會執行祕書翁誌聰表示,「旦」的前身極有可能是「但」,在中國兵荒馬亂、遷移等原因,記錄不詳。同為稀有姓氏第一名的「兀」與「丌」差別也僅只於右下的「腳」。

「但」雖不屬罕見,住在萬華區約60左右的但素卿卻表示,小時候到現在從未聽過其的「但」姓民眾,小時候總覺得很孤單,懷疑自己是少數民族。


17日經氏父女在台北市文獻會百年募百姓的活動現場,秀出身份證證明確有此姓。(攝影: 耿豫仙 / 大紀元)

但經義海先生就没有這種孤單感,經太太是警界的僱員,處理文書看過不少姓「經」的朋友,她說在台北就有13戶;經義海有兩個女兒,一為經綸、一為女經嫦,本想以「倫紀綱常」取名,但軍人出身,聚少離多,加上長輩在生育上也没給壓力,「倫紀綱常」的目標並未達成。

由於經嫦的名字相當口語,在學校常有被點名的感覺,但現在英文名的普遍,經嫦也就順理成章取了好記又好寫的英文名「Often」(經常)。

全國前20 大姓氏占全國總人口總數的68.54%,有單姓、複姓,複姓有119個,其中不少罕見複姓如「第五」,全台僅有8人;而同樣是數字姓「一」、「壹」,差別就有10倍,姓「一」的全台有10人,姓「壹」全台僅1人。有趣的是「多、少」也是姓,但你知道是「多」的多,還是「少」的少?答案是「多」的多,有55位,姓「少」的只有5位。

文獻會展出「百年百姓」的活動,在17日結束,活動期間不少東南亞華僑熱烈參與,收集到不少少見姓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