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让你看不懂――模糊账本

揭开经济世界的面纱:模糊账本

王 旸

人气 8
标签:

即使不犯法,骗钱也不是没有办法。一个像元禄一样的投资者,如果把钱拿出来交给一个经营者去管理,那么他势必会想去监督这笔钱,以此来确定他的投资被妥善管理。

前面已经说过,投资者们一般会雇用董事们来做监督。然而,有鉴于前面说过的董事会制度的诸多不可靠之处,很多投资者也希望自己能够对公司有所了解,这样可以防患于未然。

因为元禄不可能每天去公司监督管理者是不是在好好工作,只能经常性地查账,以确定公司运转一切正常。但是,如果账本是假的呢?

实际上,假账是任何投资者都必须面对的难题。最喜欢使用假账的是像麦道夫这样纯粹的骗子。这些公司由于没有业绩,完全是一个庞氏骗局,所以自然不能把账本拿出来给所有投资者看,不然麦道夫骗谁去啊?

从后来的调查中发现,麦道夫在这场为其数十年的骗局中,其实精心制作了一本假账,一般投资者光从账本上根本看不出什么破绽,连虚构的交易历史都记录得十分完整。

连那些看穿麦道夫骗局的人都只能说这个账本的报酬率太过完美、不像真的,但也看不出账本本身有什么问题来。

因此,元禄在投资时,首先要小心的就是此类假账骗局。但这类假账一般都是看不太出来的,要不然麦道夫也不能骗到500亿美元。

因此,元禄只能记住一句格言:一件事如果听起来好得离谱,那么估计这件事就是离谱的。

元禄只要躲避旁门左道,被骗的可能性还是不大的,庞氏骗局毕竟还是少数。但是,虽然大多数公司都是干正当行业的,这也不代表他们就不会以假账欺骗投资者。

胜腾集团(Cendant)是现今世界上最大的旅游集团之一,但就是这样一个公司也曾经深陷假账丑闻中。原来,胜腾集团的前身CUC公司竟是一个维持了十年之久的骗局。

在这十年间,CUC的管理层操纵账本,把收入写的奇高无比,而亏损和运营成本则被写得微乎其微。这样一来,公司的盈利就变得比实际状况高很多,而CUC的股价也被管理层用这种手法拉高了。

但是,这种骗术只能维持一时,却维持不了一世,于是,公司的管理层又想出了一个高招:用价格高涨的股票购买其他公司。

这其实是学六○年代乱向收购集团的做法,也就是把其他公司的收入算到自己的帐里来,以此显示公司的业绩有多么好。

在后来的调查中,美国政府认为CUC至少把自己的收入多说了5亿美元。当投资者得知这个消息后,大家开始意识到胜腾集团的账本超不真实,结果胜腾的股票在一天内就跌了将近一半,为股东们造成了一股140美元的经济损失。

而投资者之所以想不到CUC会做这种无良的事情,很大原因是因为世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安永会计师事务所(Ernst & Young)是CUC的审计。有这么大牌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怎么还会出现金额这么巨大的问题?

原来,除了像麦道夫那样明目张胆地作假账,更多的公司走的是擦边球路线,而真正危险的其实也正是这些所谓操作正规的公司。

这些公司的武器正是一种介于非法与合法之间的“模糊账本”。按理说,账本的目的是为了让元禄这样的投资者能够看得懂公司的经营状况究竟如何。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公司都可以含糊其辞,以便投资者看不懂公司究竟在做什么,或者让投资者误以为公司的运营状况比实际上要好得多。

这些账本虽然误导性极强,但通常依然符合“一般公认会计原则”,所以大多是处于爱恨边缘的:虽然道理上来说它们是为了回避透明化这个目的,但说它们不合法似乎理由也不十分充分。

由于会计事务所最终是在位这些大公司打工,因此一般这种模棱两可的账目最终都被会计事务所认为是合格的。

但是,元禄等投资者拿了这些账本后几乎等于没用,因此里面存在着太多太多已经被模糊的资讯。比如,美国最大的假账事件始作俑者安隆公司,曾经最擅长的一种手段就是设立“特殊目的实体”。

这种实体相当于分公司,但结构比分公司要复杂得多。有了它们,安隆可以相对合理合法地把自己的一些债务转移,然后只把自己赚钱的光彩一面给投资者们看。

由于只能看到安隆赚钱、不会看到安隆亏钱,投资者自然对安隆的股票趋之若鹜。到了后期,安隆亏本越来越多,需要的特殊目的实体也就越来越多,在顶峰期居然需要上千个特殊目的实体来掩盖自己各种各样的债务。

而这一切擦边球都是被安达信会计事务所(Arthur Andersen)所默许的。但是,纸包不住火,一切东窗事发后,不仅安隆倒闭、投资者血本无归,安达信会计事务所也被政府告到倒闭,从此世界五大会计事务所就只剩下四个。@(待续)

摘编自 《经济的逻辑:从个人、企业到国家,为你揭开经济世界的面纱》脸谱出版社 提供

相关新闻
早餐店的小鸟
贬值的钱
贬值的钱 人气 1
研究:受教育程度低 衰老速度快
曹长青:新唐人续约受阻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