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该怎样对待逝者的遗物?

刘晓

人气 9
标签: ,

【大纪元2011年08月02日讯】温州境内两辆动车相撞已然过去一个星期了,很多逝者的亲属在悲痛之际,还在竭力向当局讨要说法: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列车相撞?为何救援不及时?为什么这么快就要掩埋车体?

或许此时伤心绝望的他们还无暇顾及亲人们的遗物,但谁又能否认,那破损的车厢里很可能就有亲人们一起逛街时买的衣服和礼物,有亲人们一起出游时拍的照片,手机里还可能有不舍得删除的短信和曾记录光阴的视频……甚至,他们中的某些人或曾在弥留之际用数码设备录制了遗言……

今天中午看到有网友披露,浙江卫视报导称,有一旅客在动车车厢里捡到了两部苹果手机和一只公文包,包里有资料和一张写有遗言的纸。只是不知这些遗物属于哪位远行者。

可是,迄今为止,我们都不曾看到当局认真的清理、搜寻遗物,反而或将其填埋,或任其发霉、发黄、发臭。偶然间,我们还可以看到,回收废品之人在其中翻来翻去,让人在心痛的同时更多了层悲哀,这无异于是在罹难者家人裂开的伤口上又撒了把盐。

世界上会有几个民主国家会如此对待罹难者、对待遗物呢?

日本的大地震刚刚过去吧,日本人展示给我们的除了是在艰难面前的团结和坚韧外,更让我们知晓了什么是对逝者的尊重。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一天,对遇难者遗体的搜寻、保存、认领、安葬工作就开始了。每当发现一具遗体,搜救人员都会先鞠躬致哀,然后用布包好运出。遗体运到指定地点后,还会有救难人员在裹尸布外再将遗体包裹一层,最后装入裹尸袋,抬上早已等在一旁、用帆布完全封闭的运尸车。为了避免过多地搬动遗体,运尸车总是尽量贴近发现遗体的地方。

遗体被送到遗体安置所后,由入殓师清洗,并为其换上干净的衣服。警察则对其进行详细的体貌特征等登记,并公示于众,方便家庭成员辨认。

对于废墟中的物品,搜救人员则把它们捡出来,摆在废墟原址的路边仔细地堆起来。沾满污泥的照片、书信,被摆在建筑废墟的地基之上,好远离海水的浸泡,好让那些逝者的亲人可以从中找到些许的慰藉。据说,日本震后一个月还在收集逝者的遗物,并等待其亲人认领。

2001年美国“911”恐怖袭击的骇人场面至今仍让人无法忘怀。当时,美国政府决定将灾难现场物体全部埋掉,可是有位老人的电话打动了执行者杰瑞佛尼诺警官:“我想最后努力一次,哪怕是找到小儿子随身的一个钥匙扣或钱包也行,我得有一个想念他的物件。”杰瑞佛尼诺深知,废墟之物一旦被填埋掉,遇难者们的遗物将永远无法再见天日。他决定要给死者的亲人最大可能的安慰。

于是,这位高级警官只好向上级借口最后一次检查,拖延时间来搜寻死者的遗物,他的固执最终赢得了上级的许可。他带着八名同事犹如大海捞针般地翻着砖瓦碎片,小到一个饰品胸针、一副眼镜架,大到一双鞋、一部手机、一件衣服、一个背包,遗物一件件被捡拾起来。

9人几乎是昼夜奋战,连续工作了一周时间,以至到了后来,他们对废墟物品所发出的恶臭味都麻木了。最终,他们共清理了91万吨废墟物品,从中一共找寻到1300多件遇难者的遗物,其中有近70%被死者的亲属认领走。可以想像,当亲人们手捧逝者那最后的遗物时,痛苦的内心亦会稍稍被抚平。

可中国历次灾难的罹难者的遗体有多少受到了尊重?他们的亲属们有多少找寻到了他们的遗物?不是难为之,而是不为之。原因就在于在这样的国度,无论是活人还是死人,都早已不被当局视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相关新闻
央视给逝者配活人照 当事人要求道歉
京珠高速客车焚毁41死 伤员回忆灾难一刻
罹难孕妻被挖毁容 男子披麻带孝质疑追尾惨案
温州事故救援者揭真相 网民发起真相调查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