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 文坛惊尘滚不休

标签:

【大纪元9月5日报导】(中央社巴黎4日法新电)10年荏苒,双子星大楼(Twin Towers)的惊尘仍未在文坛落定,并持续催生小说作品接踵问世,窥探恐怖攻击过后的道德和物质世界失落。

世界贸易中心(World Trade Center)透过电视画面直播在世人眼前崩塌的惊惧,最初仅有极少数作家胆敢近观。

采超现实主义、尝试描写那重大时刻本身的第一人当属法国作家贝格贝德(Frederic Beigbeder),那一刻,飞机冲撞、烈火、恐慌、人们纵身跃下大楼。

在2003年作品“世界之窗”(Windows on the World)中,贝格贝德透露他希望“述所不能述”。

他解释:“要得知在2001年9月11日上午8时30分到10时29分之间,世界贸易中心北塔107楼的餐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唯一方法只有虚构。”

世上众多作家自此开始碰触911创伤,致力以著述去理解这起悲剧的规模和历史地位。

英国的马丁˙艾米斯(Martin Amis)2007年写道:“911为全球带来道德的崩毁…不要以为它的经验和发展都已和谐地吸收归档,没有这回事。”他的“第二架飞机”(The Second Plane)为911攻击的散文、短故事集。

2008年出版“堕落人”(Falling Man)的唐‧迪立罗(Don DeLillo)写道:“天际有一种虚无,作家们试着用记忆、温柔和意义填补咆哮的空白。”

知名美国多产小说家约翰‧厄普戴克(John Updike)在同年写下“恐怖分子”(Terrorist),以第一人称、1名拥抱圣战的美国穆斯林青少年,探讨伊斯兰基本教义派的动机。

另1位美国文坛大师菲立普.罗思(Philip Roth)则在2007年出版“幽灵退场”(Exit Ghost)。(译者:中央社杨盈)

相关新闻
反恐有成:911十周年 美国更安全
911十周年 美童发问吐心声
十周年奥巴马缅怀911世代
9.11十周年 美飞行学校警惕恐怖分子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