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强:昂山素姬BBC Reith第三讲

有关“自由”

貌强Maung Chan(缅甸华族)直译自BBC 2011年8月2日向缅甸人民缅语广播

【大纪元2011年09月06日讯】诗歌拥有团结人类的力量,它不受时间或空间限制。

常穿蓝色囚犯衣的吴温丁(U Tin Win)就是借Henley亨利诗“Invictus”之无比感染力,来激发身心,去勇敢面对酷刑拷问。在缅甸独立斗争年代,该诗也曾给我父亲和同代领袖们伟大的精神力量,去为理想奋斗、献身;它也曾鼓舞其他时代、其他国家的自由战士们再接再厉进行斗争。“拒绝向困难低头”,“不屈不挠浴血奋战”,“生命诚可贵,但为自由我们不怕牺牲”——这些高贵品德都和自由斗争形影不离。

我们奋不顾身所追求的自由,究竟是何方神圣?

要知道:批评政府政策的伟大斗士,追求自由最勇敢也最顽强。

请别误会他她们为自由而不顾一切地冲锋陷阵,是因为迷信鼓吹自由的学者而盲目妄动的!

若问芸芸众生自由斗士何谓自由?他们会滔滔不绝:

*自由就是再也没有政治犯!

*自由是指言论自由、新闻自由、结社自由!

*自由就是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政府!

*自由?简而言之,就是我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他她们老老实实、直直率率,不管三七二十一,心中有什么就说什么。由此可看出自由并不需要用哲学来探讨、争辩、总结,人们只要通过自己活生生的实践,就可理解自由,掌握自由。

每次在家软禁的期限结束后,我时常被问“您被释放了,自由了,有何感想?”

我总回答:“没什么感触,因为我的自由内心,从来就无拘无束。”

我用伦理道德辨别是非善恶,我按正道走,所以内心永远自由。

自由的结果有正有负,习惯于内心自由者有时可能尝到恶果。因而Isaiah Berlin警告:要以自由内心来理解、对待自由,同样要以道德伦理明辨是非善恶,然后决定行动。万万不可借用自由名义混淆是非善恶,然后悍然决定不道德不正义的压迫行动。

若以精神自由来代替所有自由,可以吗?

不!你如果口喊自由而什么都不想做也不愿做,必定面对失败!但如果正确理解内心自由,以自由激励身心,就能在人权与法治领域有所建树。

佛教指导我们:要追求彻底解脱,就必须永别贪欲,一无所求。

凡夫俗子就怀疑、误解:哦!佛教不适于人类社会争取自由、人权,追求政治与社会的改革运动。

让我们回顾2007年吧。缅甸佛教僧伽不是发动集体慈悲行吗?他们反对燃料价格暴升所引发的粮油食品等全国物价高涨。他们以宗教力量慈悲心,要求让人民有饭吃有衣穿,让人人能过基本生活。人类一旦拥有内心自由,就会注意与追求天赋的基本人权,争取言论、行动、结社的自由。

我非常注重基本人权中的免受恐惧之自由。

缅甸民主运动自开展以来,整个社会就弥漫着令人颓废的恐惧气氛。来缅甸游览的旅客异口同声说缅甸人民友善、好客……..,但最后总会伤感地补充一句:可惜大多数人不敢谈政治问题。

我们要自由要解放,首先要克服恐惧,必须拥有免受恐惧的自由。然而,偏偏“恐惧”这敌人,时常从头到尾紧紧跟着我们。

当然,不能苛求百分之百免受恐惧。恐惧总是或多或少笼罩着我们。我们只有冲破恐惧,继续自由前进——这需要巨大的勇气。

*我不怕!我在狱中苟延残喘一年,日日夜夜向往自由,时时刻刻激发勇气;但恐惧心一旦上身,我就只想逃命。呜呼哀哉!

*我怕!你们清楚看到我恐惧——但请装着没见到,拜托拜托!

以上是Ratushinkaya的文字描述,日常见证于勇批政府政治的自由斗士身上。他她们为自由而勇敢地执行任务时,都佯装不恐惧;他她们和同志战友们相互鼓励战斗,伪装勇士模样。他她们是否里表不一呢?不!他她们日复一日,每时每刻都在自我激发、相互鼓励,努力培养勇气。残酷的现实使他她们产生恐惧,但不平等不正义的压迫让他她们向往自由;在恐惧中他她们一直追求自由——不自由不甘休!

Akhmatova和Ratushinskaya是俄国人,Henley是英国人。但不愿被压迫,决心改变命运、当自己灵魂的主人翁,却是全世界人民的共性。@

相关新闻
缅甸亲民主党派要求政府讨论警告
杨紫琼声明 被缅甸驱逐感到很受伤
陆克文:昂山素姬决心离京出游
貌强:又一亲密战友去向马克思哭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