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再提不改革就死路一条 学者道玄机

人气 10

【大纪元2012年02月07日讯】(大纪元记者骆亚报导)2月3日至4日,大陆温家宝总理在广东考察时重提邓小平20年前讲话“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断言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依然是改革开放。不过,学者认为中共体制改革已死,而目前正是十八大中共权斗的最白热化阶段,海内外一些专家学者对温的讲话进行了解读,并道出个中玄机。

广东考察 温家宝再提政改

据大陆媒体《新京报》报导,2月3日至4日,温家宝到广东省走访企业、村庄,考察人才市场和海关物流园区,召开座谈会。温家宝总理重提邓小平20年前讲话——“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并说“邓小平表示,要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这些话我以为至今仍有强大的震撼力,目前我们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不少,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依然是改革开放!”

温在广东考察村庄时,强调做好村委会村民直选“没有程序的民主,就没有实质的民主”,并称坚决防范乱占农民耕地,一寸都不能放。外界认为,温家宝在广东的此番讲话,是力挺汪洋对乌坎村处置办法的信号。乌坎村之前因为农民土地权益被强吞后爆发大规模群体抗议,砸烂了党支部领导下的村委会,村民要求自治,引发世界媒体关注,一度令当局束手无策被迫让步。上周乌坎举行政府监控下的一人一票的村委会选举。外界认为,乌坎事件是中共当局对日益凸显根本无法解决的农村问题的一个试点和秀场。

文昭:改革派在中共专制内部是天生的弱势

温家宝多次提改革和呼吁讲真话,但只见打雷没见下雨,因此温被外界称为“影帝”。政论家文昭认为,改革派在中共专制集团内部是天生的弱势。从共产党的整体性格来讲,目前仍以顽固保守为主,包括温家宝的言论,到了国内不时都要被封杀。宣传、政法、纪检、到人大和政协等外围机构,都操纵在抵制改革的顽固派手中。

文昭还表示,从改革走向根本的社会变革,这个过程往往是发动改革的统治阶层所不可控制的。所以天生地在专制集团内部,顽固派和保守派会占上风。一旦顽固派祭出“亡党亡国”这道金牌,改革者有再好的主张也必须放弃。因为他们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延续党的生命,如果被指责危及了党的生命,改革就必须中止。

他总结说,所以在现实斗争中,如果最高统治者不能乾纲独断、力排众议地推进改革,靠下面几个人是搞不起来的。所以经济改革必须由邓这样的狂人发动,没人敢说什么。但现在事实是,中共的中央领导层中,也无人再有这样的强权推行自上而下的体制性的改革。

他进一步分析表示,温等改革派人物,所主张的“社会公正”无非是指行使公权力时,多一些监督,发生矛盾时能得到及时处理,不酿成大的社会动荡。但对公民权利的边界的理解,显然和完全民主的体制是有区别的。

陈永苗:革命是总体性对1949的完全抛弃

大陆著名学者陈永苗曾就温家宝多次提政改时谈到,改革已死是中共体制内外绝大多数学者和有识之士的共同观点。他认为,温政改是一次次坊间谈资一次次新闻泡沫,除此之外nothing。“我对这一些在尘埃中蠕动,并自我称义,自我赞美的改革推动,有一种心底油然的厌恶。这一些人当在体制内占住一定的位置,有了一定特权和宽松度,就当成普遍自由,然后自我标榜就开始‘说真话’。从宽松度到幻觉,由一点点就放大到整体全部。”

他断言道:“改革一开始是注定死的,不改革是等死,改革是找死,改革也是死路一条。所以建立在可以改革的前提之下的政治方案包括邓小平的,都是前提错误的,左右之争或者混合也是前提错误的。总之改革时代的一切,都是错的。革命是总体性,对1949的完全抛弃。”

夏明:温晚年想表现节气 以便未来历史评判

纽约大学政治学夏明教授接受大纪元记者采访时表示,温家宝对中外历史都比较熟悉,他看到了一个政权灭亡前的前兆。中国历史上朝代覆灭的例子很多,最近就是清皇朝。目前中共政权的走势和轨迹跟清皇朝灭亡前相当相似,温家宝作为一个救党派,他有这种焦虑,不断表达这样的言论,试图对政局的走向发生一定的影响。

他分析,温家宝这番言论跟中共十八大权力博弈也有关,“现在又是十八大前夕,温无力改变政局,恐怕也是想在人事布局、任命中为他持同样政见的人物,包括像汪洋这些人多争取一些权力空间,能够在十八大中得到上升”。

夏明教授还认为,跟温想在将来的历史上有比较正面的评判有关。他说:“温家宝是一个比较聪明的人,喜欢读书并对历史进行过非常多的思考,他一定会考虑到自己从总理位置退下来后,历史上将会对他今天所做的有一个认定。温在自己最后几个月任期中的表现,在政局上表现不出来,至少在言论上表现出一些作为,可以作为历史学家未来给他评定的重要因素。温家宝是想让自己的晚年能够表现出一些节气,从而能在历史上得到一些比较正面的书写。”

(责任编辑:林琮文)

相关新闻
默克尔不满中共阻挠莫少平与其会晤
薄熙来承认“出事” 抛出造谣论遭嘲讽
默克尔会《南周》莫少平受阻
外交部和温家宝唱反调 称阿拉伯之春是幻想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