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走山不是爬山

子正
font print 人氣: 40
【字號】    
   標籤: tags:

雨後的鹿門山,路滑泥濘,有一段山路尤其陡峭難行。久未爬山的我,爬到這裡時已經氣喘吁吁、大汗淋漓,於是心生退縮,旁邊的爬山者也有人喊著要回去。就在這時,一個五、六歲的小男孩蹦蹦跳跳的從我身邊越過,回頭對下喊著:「這是走山,不是爬山!」

我的心頭一震,隨即鼓起勇氣,一路登上了最高峰。

站在山頂上極目四望,如畫的江山盡收眼底,清涼的天風拂去了身體的疲累,真的是心曠神怡。

此時,我想起了師尊的那首「登泰山」的詩,詩曰:
「攀上高階千尺路
盤回立陡難起步
回首如看修正法
停於半天難得度
恒心舉足萬斤腿
忍苦精進去執著
大法弟子千百萬
功成圓滿在高處
一九九六年四月十五日」

這首詩我經常背誦,但今日身臨其境再次背誦,感覺就格外不同。我覺得,那個小男孩說的話,其實是師尊借他的口在點化我:修煉就如登山,當執著放下的時候,那就是走山而非爬山。

小男孩心地單純,身體輕快,所以,就把登山當做了走山;而成年人由於內心複雜,身體沉重,登山就成了爬山。

正法修煉,是從根本上回歸最原始美好的狀態,那麼,過往生命輪迴中積攢的各種執著心和業力就像高山一樣壓在我們身上,使得我們每攀登一步都沉重吃力,以至於停在半天難得度化。此時,「恒心舉足」和「忍苦精進」就成了最大的法寶。

很多時候,我們沉迷於常人所謂的美好中,根本意識不到那所謂的人間美好其實都是執著,都是回歸路上的障礙。有時候,我們意識到了那是執著,卻貪戀一時的舒適或不想吃苦而放不下那執著。「向內找」是師尊教給我們的金鑰匙,「忍中能捨」則是師尊教給我們的另一把金鑰匙。

是的,一切都從自己的心性上找,什麼執著都無可遁形;忍中能捨,一切的執著都能放下。

我特別羡慕那些心思單純的弟子,他們似乎少有常人觀念的束縛,一路走來樂呵呵的,真的是走山而非爬山。或許,我生命輪迴中積累了太多的觀念和執著,今世又被各種假理所薰陶,以至於每走一步都覺得困難重重,每攀登一步都要手腳並用甚至連滾帶爬。但是,每個人的經歷不同,修煉道路也不同,我只有在自己這個基礎上走出一條自己的路來。我覺得,於我而言,放下常人中一切理論的束縛,以及對情的執著,是我必經的修煉道路。

當向內找形成了機制並時刻勇於放下執著的時候,我們的回歸之路就是走山而非爬山。

謝謝師尊的點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文泉自何來 雲上見蓮台 玲瓏筆生花 正見淨塵埃
  • (shown)一個善意的眼神,一句溫暖的話語,有時勝過很多語言的表白。
  • (shown)人活在世上真的很不容易,離開了天地和他人,我們一刻都不能生存。可是,人往往執著於自我的膨脹,忘了對天地萬物和他人的感恩。
  • (shown)真正的智慧,那是對名利情的超脫,是對榮辱得失的看淡,是執著去掉後的喜悅和自在,是思想的淨化和擴展,是心境昇華後生命的永恆和輝煌……
  • 身重久斜行 幾步一暫停 誠頌大法好 蹦跳神氣清
  • 人生一直面臨選擇,也一直在做選擇。儘管選擇各式各樣,但,任何選擇都存在善惡的取向。按照「不失不得」和「善惡有報」的天理,若選擇了善,則積攢福德獲福報;選擇了惡,則積攢業力得惡報。當整個人類乃至整個宇宙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善惡的選擇就顯得尤為重要和緊迫。
  • 祜金湖畔嚎 發願滅共妖 魔船天將毀 趕緊率眾逃
  • 溫水煮蛤蟆 倒薄去康糟 家國備法寶 但為滅西妖
  • 突然一隻狼說道:「其實,狼有狼的法則,狼也有愛心,甚至會扶養人類嬰孩,當然也不會攻擊未成年女孩,何況女孩為了救羊,決定以身餵狼,這是感天動地的故事,那二隻癱下的羊,為救牧羊女也願意捨身餵狼,這些自我犧牲精神,令狼群感動!其實,狼與人類本可諧和相處的⋯⋯」
  • 原來獲取意外之財的祕訣是……?窮女婿受辱求死卻意外暴富,是命中注定還是另有安排?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