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藏山:人民日报批四大有害主义 习近平命题

石藏山

人气 24
标签:

【大纪元2012年06月26日讯】人民日报最近在其观点版连续刊登了四篇文章,批评现在中国存在的各种有害“主义”,在大陆舆论界引起了相当的注意。这四篇文章—警惕“精致的利己主义”、坚决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走出诡辩的相对主义、摒弃狭隘的极端主义,作者都是中共中央党校的官员。四文作为“我们时代需要怎样的价值”之一到之四,讨论的观点可说是比较官方。

这是一系列命题作文的一部分,出题者是未来中共领导人习近平。

“凝聚共识谋发展”,是中共中央去年底提出来的新东西。其中“凝聚共识”,是针对目前中国大陆共识破灭的一种官方补救措施。事实上,在今天的中国大陆,所有的大词汇,不同的人群和不同的阶层都有不同的理解。比如“改革”一词,即使是在官方,不同群体也有不同的理解。

在中共领导层的公开讲话中,习近平提到“共识”的次数最多。这一点很可以理解,其他领导人都将届满退休,而习面临的未来十年,将是麻烦和复杂的十年,如何平衡社会矛盾,如何平衡经济社会发展,如何平衡权力和权利的倾斜,如何平衡在国际事务中的保守和激进,都是几乎无法跨越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社会的共识,对于中共来说,更需要党内的共识。

四篇文章正是为了形成这样的共识而出现。

从文章的内容来看,其所批评的利己主义、形式主义、相对主义和极端主义,都是中共党内的问题,而非社会问题。举例来说,“摒弃狭隘的极端主义”一文中所说的极端主义,是极端的“思维”而不是极端的行为,更不是极端宗教势力和中共历来痛恨的敌对势力,否则便不是“摒弃”的问题了。文章对“利己主义”的批判,也并非从自私的人性角度进行的,更多的是从升华道德和改进政策的宏观角度进入,是中共官方试图对“自利性政治集团”指责的一种自我纠正。

若不对文章进行咬文嚼字的逻辑追究,四篇文章的立论和出发点并无大问题。几篇文章反映出来的,是有关方面希望中国社会更加温和、理性、包容和正常!

【要求所有人都无私奉献是不现实的,每个人的权利实现、全面发展,才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石。跳脱精致的利己主义,并不是要让每个人都变成“无我的圣人”。只是说,我们可以少一些自我中心的计算、少一些斤斤计较的敏感、少一些小肚鸡肠的狭隘,在问“值不值”的同时,也问一问“该不该”;在考量“性价比”“回报率”的同时,也考量心灵之得、精神之获,这样或许才能拥有更饱满的意义、更珍贵的价值和更丰盈的人生。】(警惕精致的利己主义)。

评:极端的利己,是中国社会目前最大的道德问题之一。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并不批判小人,而是指出“小人喻于利”这个事实。一个社会,如果上层精英以“利”为谋,天下大乱不远,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当今的中国,不是老百姓谋利的问题,而是国家与民争利,上下交争利。所以利己主义的批判,首先是对社会精英和社会上层的批判。

【有的干部误以为做表面文章费力小、见效快、名利双收,以致滋长了投机取巧的心理。刹住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歪风,需要建立科学的用人标准,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使那些讲实话、报实情、办实事、求实效,切实为群众谋利益的人得到褒奖,使那些搞形式、装门面、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人没有市场。】(坚决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

评:形式主义,是中共话语系统中特有名词。任何事物的表现都有形式,一个社会权力高度集中,利益来源集中,随着其规模的扩大,必然产生形式主义的问题。因此,中共的形式主义,在国外往往称为官僚主义。文章中所批评的,也正是十八世纪无政府主义所依据的,也正是美国宪法所限制的。中国经济改革过程,是中央集权放权的过程,权力由中央下放到地方,由政府下放到民众,由官方下放到民间。这三个过程在最近十多年出现了逆转,中国经济因此走上了歧路,而社会和政治更是如此。

【我们反对“诡辩的相对主义”,遵守公共规则、捍卫底线伦理、尊重事实真相,才能保持社会的自由、多元、开放,避免道德失范和价值扭曲,从而凝聚更多共识,促成更大进步。】(走出诡辩的相对主义)。

评:在中国,最大的诡辩的相对主义体现在“中国特色”、“国情论”。满清在举起这个招牌失败了,国民党举起这个招牌失败了,中共现在同样举起了同样的招牌。诡辩实际上来自辩证法,任何东西一分为二、正反两面、矛盾转合,所以别人往往无法与之讨论问题。缺乏公共规则,缺乏底线伦理,不尊重事实真相,确实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困境中最大的问题。中国宪法规定了言论自由、出版自由、信仰自由,这本来是中国人行事的公共规则,但共产党并不遵守。栽赃陷害、指鹿为马、杀人害命无疑触及了伦理底线,但在中国,这些手法广泛被当局尤其是专政机构所使用。至于如何才能尊重事实真相,相信没有比媒体多元化更有效的社会工具了。因此,利用诡辩和辩证法和相对主义摧毁我们民族道德伦理的,正是中共的这个体制。

【极端主义的危害正在于,他们常常自以为把握唯一道义标准,觉得自己的话语诉求是唯一正确的,因此无视其他见解和认识。这样的极端思维之下,不仅思想观念难以交流,基本共识难以缔结,社会和谐也无从谈起。】(摒弃狭隘的极端主义)。

评:极端主义(思维)是人类通病。当我们面对复杂问题的时候,往往以简单归纳来处理,这种懒惰的方法在处理社会问题的时候,往往就成了极端主义。这并不是中国人特有的问题。比如种族主义和阶级斗争,便是以种族问题和阶级矛盾全面代替社会问题分析。类似的思维方式,至今仍然可以在即使是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中找到。

中国特有的问题,是社会精英倾向采用极端主义的思维方法,而中国政府更是采用极端主义的方式来进行治理。在针对西藏、新疆、台湾问题的时候,在处理法轮功、异议人士和基督教家庭教会问题的时候,中国的中央政府官员习惯极端主义的思维方法,政府的极端政策也随之而来。为了让这些极端政策堂而皇之,由官方控制的媒体因此便大力推动极端思维方式,使之成为一种全社会的潜共识。

====

总而言之,这四种主义确实是阻碍中国的和谐进步的四个最大问题。然而,人民日报的批评浅尝辄止,未能深入也无法深入。四大问题来源于中共惯行的意识形态,如不跳出本身的封闭系统,则只能陷入自我否定再自我肯定的轮回怪圈,正如站在凳子上无法搬起凳子一样。

缺乏了外在的支点,谁也撬不动地球。

相关新闻
林保华:不除政法委 胡温习难保平安
中共十八大后对台政策  外界猜测尚未定论
李克强整薄熙来黑材料 薄为报复有意怠慢
刘延东与薄熙来曾互捧 薄下台后“不站队”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