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鲎资源调查 小金门现稚鲎

人气: 15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12月7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守国金门7日电)鲎是金门特有的海洋生物,高雄海洋科技大学水圈学院调查发现鲎的分布区有变异,烈屿乡上林与埔头海滩首次有稚鲎纪录。

“鲎”是海洋底栖性无脊椎动物,早在4亿年前古生代泥盆纪出现,被动物学界称为“滩地上活化石”。“鲎”外形酷似钢盔,金门人昵称“钢盔鱼”,且经常雌雄成对出现,又称为“鸳鸯鱼”、“夫妻鱼”。

早年金门潮间带可看“鲎”的足迹,西北方金宁乡古宁头到西南方金城镇水头潮间带是“鲎”群产卵的主要栖地,每年6到9月为鲎产卵期,成鲎爬上滩地高潮线下蛋,孵化后的稚鲎在高潮线附近泥滩地生活。

“水头鲎”形容水头的鲎群最丰富,成为当地特色产业。但水头开港后,鲎群已少见。

随着开发,金门海滩鲎迹减少,县府水产试验所10多年前在中央研究院研究员陈章波协助下复育鲎成功,民国88年在古宁头海滩划设800公顷鲎保育区,每年在西方或北方海滩放流“一龄鲎”、“二龄鲎”。

县水试所今年委托高雄海洋科大学水圈学院进行金门县沿海域潮间带稚鲎生态环境调查,在西方金城镇夏墅、建功屿、北边的金宁乡古宁头南山、北山、金湖镇琼林、金沙镇洋山、西园、青屿及烈屿乡(小金门)西方上林、东北方埔头等海边设监测站普查鲎资源、栖地环境及夏墅高潮位鲎产卵场。

每个监测站在高潮带、中潮带、中低潮带及低潮带间划设监测点,今年6到11月调查栖地并捕捉鲎分析。

高雄海科大水圈院长黄荣富今天下午向县府进行调查期末报告指出,建功屿捕到750只鲎、北山305只、南山16只、西园201只、上林58只、埔头112只,埔头、上林首次有稚鲎分布纪录,但夏墅浯江溪口及洋山未发现稚鲎族群,可能是洋山海滩被互花米草侵占、夏墅浯江溪口在高潮位有大面积红树林密集,以致影响稚鲎栖息。

捉到的鲎以四龄鲎最多,占总数的36.45%;五龄鲎24.54%、六龄鲎16.62%、七龄鲎11.62%、八龄鲎2.41%、三龄鲎6.46%、二龄鲎1.1%,九龄鲎以上2只在上林海滩发现。稚鲎喜好底质直径1公厘的极粗粒砂到直径0.25公厘到0.125公厘细砂比率高的沙质环境,夏墅高潮位未发现成鲎产卵,沙带下15公分也没有发现卵的踪迹。

调查建议,对适合稚鲎复育场所继续加强放流与宣导保育。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