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彰化肉圓街 延續彰化肉圓傳奇

人氣: 114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6月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吳哲豪彰化2日電)清末彰化北斗發生水災,居民蒸熟樹薯粉和著糖一起吃,成為最早的肉圓,而在彰化市陳陵路、北斗鎮中華路多家肉圓店匯集,成為肉圓街,方便愛好肉圓的老饕大快朵頤。

提到彰化,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八卦山大佛和彰化肉圓,肉圓已經成為彰化縣的代表小吃,110多間肉圓店分布在全縣26個鄉鎮,彰化縣政府每年也舉辦肉圓節推廣彰化肉圓。

根據前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副校長林明德針對彰化縣內小吃出版的專書說明:清末時期,現今的彰化北斗鎮曾發生水災,民不聊生,當時民眾將樹薯粉蒸熟和著糖一起吃充饑,後來在寺廟擔任文筆生的范萬生嘗試把蒸熟的樹薯粉包著竹筍一起吃,成為最早的肉圓。

不過,隨著時代演變,彰化縣各家肉圓口味及配料也多樣化,像是彰化市的肉圓大多是圓的,北斗肉圓則呈現三角形;內餡方面大家雖然用的都是豬肉,但彰化市的店家會再加入香菇,北斗加的則是筍丁。

至於肉圓發源地的彰化北斗鎮中華路,因為有肉圓生、肉圓瑞等多家肉圓老店,被當地人稱是肉圓街,只要走一趟就能大快朵頤;至於彰化市陳陵路因為有電影曾出現的阿璋肉圓、60年歷史的正彰化肉圓等店家,也被肉圓愛好者列為必去之處。

每逢假日,北斗中華路以及彰化市陳陵路總因肉圓而車水馬龍,大排長龍司空見慣,不管是在現場吃或是帶回家,人人的味覺記憶總因肉圓而變得豐富,同時延續彰化肉圓的傳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