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健康医疗一周回顾(45)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4年10月04日讯】(纽约综合报导)【学生】课后运动可健脑 促学业

课后运动可以改善孩子的注意力以及执行力,根据最新一项研究。参加课后运动的小学生,除更能保持充分的身体锻练,而且执行能力也比其他学生突出。

执行能力通常包括记忆、集中注意力、以及在不同任务中的切换能力。这项研究将发表在十月份的儿科期刊上。研究人员随机调查了221名美国7至9岁的小学生。美国的课后项目涵盖整个学年,累计150天。在两个小时的课后活动中,大约会有70分钟的中度或剧烈运动。

参与测试的学生在不同任务之间的切换中表现得非常出色,比如布置阅读任务能够自行完成,然后自主回答书中的内容。与没有参加课后练习的两组学生相比,发现课后活动确实给被测者带来了大脑改进,并提高了思维能力。

研究人员查尔斯.希尔曼(Charles Hillman)认为:这项测试充分反映了学生专注具体事情的能力,以及在被叫停时能迅速反应的能力。就像孩子骑自行车过马路,本来信号灯已变绿,突然有车闯红灯过来,就要看孩子的快速停止反应能力。

【处方药】止痛药不安全 留意副作用

处方止痛药并非绝对安全,每年造成的死亡风险极高。1999年美国因使用鸦片类止痛药死亡人数约4,263人,到2011年此统计数增长了三倍,攀昇至17,000人。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预测未来因过量或不当服用止痛药的死亡人数还会上升,这些止痛药大多来源于医师处方,为此他们呼吁医师开止痛药必须特别小心,并须告知病患滥用止痛或鸦片类药物的可能风险。

研究学者霍利表示,2011年鸦片类药物致死的比例为1/3,而在1999年仅占一成多。其中55至65岁的相关死亡人数增长最多,为此专家推测过去10年,医学界的治疗重点放在疼痛上,而开出大量处方止痛药。

许多医生见到患者疼痛难耐,可能给予过量止痛药物,结果病患逐渐成瘾,越吃越多、越吃越频,最后导致药物过量死亡。所以建议一方面对鸦片类止痛药进行监控,不论采购或开立处方都必须掌控数量;另外,若非必要应用其他药物替代,不得已必须使用,也要注意患者身体反应,不要发生成瘾或其他负面影响。此外,民众对药物风险越了解,越能避免过量用药。
  
【零食】油炸或烘烤花生 过敏上身

华人餐饮中一定少不了花生,特别是油炸花生更是许多人喜爱的下酒菜。但英国牛津大学研究发现,经过干燥的花生容易引起人体免疫反应,可能导致过敏概率上升,所以建议烹煮花生最好不要油炸或烘烤,尤其学龄儿童与有过敏病史患者,应该避免摄取相关食物。

此次动物实验发现,花生蛋白质不会引起肠胃与皮肤的特别症状反应,但经油炸或烘烤后的花生,发现会引起强烈的免疫反应,让过敏概率增加。当免疫反应突然上升,轻度可能引起皮肤起疹,严重可能导致口腔或气管肿胀、气喘等风险以及身体伤害。

研究学者昆汀.萨藤涛(Quentin Sattentau)表示,坚果类食物若经过高温油炸或烘烤,可能会引起化学反应,改变营养结构,让过敏概率增加;这是第一次发现花生具有潜在过敏因子,尤其花生在东亚是主要食材,油炸与烘烤的烹调方式相当常见,若病人有过敏体质,医师有必要给予具体饮食建议。目前相关研究仍是初步阶段,下一步还须找出花生因油炸与烘烤的实际改变,才能明确降低过敏意外危险。

【心血管】健康生活 降心脏病风险

健康生活方式可以大幅降低心血管疾病危险,瑞典卡罗琳斯卡学院研究发现,维持良好生活习惯,不吸烟喝酒、保持规律运动、均衡饮食减少高风险食物,可以大幅降低86%心脏病发生风险。

研究单位调查2万名受测者,跟踪11年来,发现没有吸烟习惯,每天走路或骑脚踏车40分钟,或每天运动1个小时,加上每天摄取水果、蔬菜、豆类、坚果、 低脂乳产品、全谷类食品、与鱼肉,就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危机;腰围维持在96公分以下,就能阻挡4/5的心脏病发作概率。根据美国心脏协会(AHA)统计,美国每年约有150万人心脏病发作,其中采取健康生活方式的人数不到2%,研究人员强调,生活习惯可以陆续改变,不需要一次到位,例如不吸烟就可降低36%心脏病危险,而健康饮食与适量饮酒又可再降低35%的风险,民众只要一次改变一点点生活习惯,就能改善心血管健康。

【胃药】台湾人爱吃胃药 一年可堆6千座101

根据台湾寰宇药品资料管理公司调查,2013年台湾共消费22亿颗胃药,其中制酸剂占17亿颗,以单颗厚度0.2公分换算,高度约有6,693 栋台北101。但胃药也有副作用,还可能抵销其他药物的效用风险,台湾食药署特别呼吁,吃药一定要问医师与药师。

该署在8月22至24日展开全国性电话调查,共有1,072位年满20岁以上的受访者接受调查,发现约2成受访者3个月内至少买过1次胃药,约2.5成会依亲友建议或广告自行购买胃药,约2成买药后不会仔细阅读说明书,对药品资讯和副作用不清楚。

错误认知让胃药广泛使用。约3成民众就医时,会主动要求医生加开胃药;40至59岁中高龄民众,要求加开胃药比率更高达 3.5成。更惊人的是,有7成民众不知道长期使用制酸剂,可能导致胃酸不足、营养吸收不良、肠胃细菌过度生长等副作用。

【健保】健保法案生效 医院可省57亿

2010年健保法案生效以来,可减少未投保病患到医院寻求治疗、加重医院成本,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HHS)估计今年健保法案将为医院节省57亿美元支出,而且加入医疗补助计划(白卡,Medicaid)的州可以看到节约74%的医疗支出;未加入的州可节省15亿美元、约26%的医疗支出。

HHS认为健保法案带来的最大影响是对患者本身。患者不再依赖急诊室,新投保的病患可以直接看家庭医生,得到诊断测试和处方药。此外,以往安全网医院需要看护一定比例的贫困人群和未投保人群,通常每年有上亿美元的未付医疗账单支出,现在这一情况都得到一定缓解,能够减轻医院的财务负担。

但政府报告并没有得到业界的一致认同。”在扩大白卡的各州,医院仍继续面临白卡支付额度远低于护理实际成本的难题”,美国基本医院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布鲁斯.西格尔(Bruce Siegel)在一份声明中回应到。

还有那些没有扩大白卡的州,也面临着这些财政压力,包括2%的红蓝卡预算封顶削减,以及更多患者加入红蓝卡,同时又没有额外收入填补支出。

【婴儿】美婴儿死亡率比别国高 出乎意料

美国一岁以下的婴儿死亡率比欧洲及其它发达国家要高。美国排在早产和足月婴儿的死亡比例排行榜的第26位,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的最新报告。

“我们知道美国的早产率较高,但是足月婴儿的死亡率这么高,却出乎我们的意料。”CDC的国家健康统计中心研究人员玛丽.马克多曼(Marian MacDorman)表示。

婴儿死亡率是指一岁以前死亡的婴儿比例。这份报告对比了美国与欧洲、澳大利亚、芬兰、日本等各国的婴儿健康数据,发现美国每1,000名新生儿中有6.1例死亡,是芬兰、日本的两倍。

导致婴儿死亡率偏高的原因很复杂。“主要原因还是孕妇获取和利用产前和孕前保健护理上存在巨大差异,”纽约市Montefiore医疗中心儿童医院的新生儿科主管德波拉.坎贝尔(Deborah Campbell)认为。“比如营养不良、缺乏高质量的健康护理等都会导致婴儿死亡率攀昇。”

【糖尿病】肥胖不是2型糖尿病的唯一诱因

肥胖一直被认为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原因,但新的研究有可能扭转这种观点。过去三个月,有三篇顶级研究都指出2型糖尿病诊断还存在其它诱因。比如基因突变、新发现的影响激素“胰淀素”、以及干扰人体自然免疫系统的因素等,都可能诱发2型糖尿病。

“遗传是2型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因子,某些族裔的2型糖尿病发病率就高很多,即便是最年轻的年龄段都有这种表现”,纽约迈蒙尼德医疗中心的内分泌学家克里斯蒂娜‧雷斯塔(Christine Resta)认为。

“肥胖确实是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的突出表症,但比例大概是一半一半。一半取决于家族史,另一半取决于你的生活方式。也有瘦的人得2型糖尿病,还有些人——不管他体重如何——就是不会得糖尿病。”

责任编辑:丽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