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制造”消费品指南(二)

文/方慧

人气 49

【大纪元2014年12月02日讯】法国的失业率居高不下,很多爱国的法国公民提倡购买“法国制造”产品,以期振兴法国经济;不少在法华人,包括来法的华人旅游者也想要购买正宗的法国货。然而在今天经济全球化、我们居住的星球变成地球村的大背景下,决定某件商品的“国籍”,逐渐变成了一件难事,尤其是并非规定每种商品必须注明产地,复杂的法规更让百姓感觉一头雾水。这个指南旨在让您了解一些基本要素,从而辨识哪些是名副其实的“法国制造”产品。

本指南系列首先简述原产地标记的规定,然后论及在法国吃、穿、住、行中的“法国制造”产品,最后讲讲一些法国老字号产品的前生今世。

“法国制造”要慎用!

生产商不能随意使用“法国制造”,不仅海关法有相关规定,而且法国本国有专门的法律条令,目的是为了保护消费者,避免被误导。

说来有点出乎意料,无论在法国还是在世界范围内,至今还没有在法律上或官方对标签上的“某国制造”有严格的定义。但这并不意味着制造商可以随心所欲地贴上“某国制造”的标签,包括进口产品和国内产品。商品包装上携带的信息必须符合欧共体海关法典的规定以确定原产地,而且必须摈除误导消费者的可能性。例如,从外国进口到法国的鸡蛋盒上,不能把法国的圣米歇尔山图案当作标识图。

含有不同国度原材料的加工品

对于无需加工的食物,或者原材料产地和加工地点在一个国度内,决定产地国就非常容易。但是今天大多数商品都是含有来自不同国度的原材料的加工品,这令制造商和政府监督机构头痛不堪。

在欧盟内部,用于确定产品的原产地标准是欧共体海关法。这岂不是万事大吉?非也!因为这些标准几乎就是特例的集合体,繁杂地令人眼花缭乱,想像一下去解读由欧洲委员会设立的842页规定的滋味吧!

组合和大幅度改进的产品

拿成衣举例子,要获得贴上“法国制造”标签的权利,服装制作全过程(纺织原料裁剪后的所有操作过程)必须在法国境内完成。

按照上述规定,一件由毛里求斯出产的布料和中国产的花边经过加工后的睡衣,亦可声称是“法国制造”,但必须符合三个条件:首先是最终成品至少由两片布组合,其次是从原材料到成品的转化中,赋予了附加值,最后是在法国进行的最后步骤对成品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如换钮扣或滚边等都不算在内。例如一件著名的鳄鱼衫(LACOSTE),如果T恤衫是在别国生产的,最后在法国缝制上一个正宗鳄鱼标识,那它是不能贴上“法国制造”标签的。

通过加工增值的产品

除纺织品以外,通过加工而增值的产品,增值成分的多少决定了产品的“国籍”。海关服务部门指出,增值也包括产品加工国添入的原材料价值,增值的百分数一般要求达到45 – 50%,视不同的产品和不同的情况而定。例如,一台录音机在台湾组装,而组装的零部件来自于其它三个国家(马来西亚,韩国和新加坡),只要组装工序创造的附加值与包含的台湾原材料的价值总和不低于出厂价的45%,那么这台录音机就可以被贴上“台湾制造”的标签。如果不是这种情况,那么原材料价值超过35%以上的那个国家就成为制造国。

责任编辑:德龙

相关新闻
“法国制造”消费品指南(一)
12消防员死于森林大火 队长凭逆思维获救(3)
打造嗅觉身份 如何选择你的标志性香水?
手作蜡烛美学 拥抱香气 营造好感生活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