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第一季房市量縮價跌 台中南部逆勢成長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4年05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藍悅真台灣台北報導)國泰建設公司2日發布全國第一季房地產指數,與2013(102)年同期相比為「價漲量縮」,與上一季相比為價跌量縮,本季市場呈現明顯的南熱北冷結構,同時受到太陽花學運、政治、社會、經濟狀況不穩定,造成房地產市場前景變數大,短期房市潛在的風險恐擴大。

2014年第一季全台總推案量達3‚151億元,成交量指數較上季少三成,全台房價季跌2.51%,新北市房價跌最多,新建案房價38.67萬元,下跌7.7%,各界對房市前景較不樂觀,加上美國量化寬鬆政策(QE)退場議題持續,民生物價攀升,實價登錄覆議案,市場後續變數仍多。

景文科技大學財金系副教授章定煊指出,1990(79)年,台灣的人均GDP達8千132美元,2013年達2萬629美元,成長了2.5 倍,但是薪資並沒有跟著成長2.5倍,錢沒反映在薪資結構上,卻反映在資本財上面。

市場利率維持低檔,豐沛的資金都是維持房市的重要原因,而持有最多金流的就是壽險業,透過購買優質大樓、土地,外資透過投資公司來買房,投資人也可以易用低利率借錢買房,讓房價不斷被炒作、飆高。

章定煊分析,當房價過高,投資人買不起優質物件時,就會去買次級物件,反正價格繼續漲,再轉手出去,這樣的運作方式,看似投資人賺錢、房地產業賺錢,唯一的問題只有年輕人買不起房子,再讓政府出來解決年輕人買房問題。

章定煊直言,這樣的操作模式就像「美國金融海嘯發生的結構」,台灣這些年來已經蓄積了一個金融海嘯的能量,但這個結構不崩解,房價就很難下來,所以政府一直在想辦法軟著陸,避免房市直接崩解。◇

(責任編輯:昱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