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中颱巨爵撲臺灣機率增 薔琵增強為中颱

人氣: 776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15年10月17日訊】中颱巨爵撲臺機率增,中央氣象局預測巨爵移動路徑從昨天往西南朝廣東海域,今天往東修正到從東部海域通過,顯示未來巨爵路徑與動向變數大。目前中颱巨爵成慢郎中,龜速移動中。颱風薔琵今天凌晨2點也增為中颱,往日本東南方海域移動,對臺灣無影響。

氣象局表示,由於導引氣流弱,20日中颱巨爵可能還在呂宋島上空盤旋,接近臺灣時間可能再延後。根據氣象局觀測,第24號颱風巨爵距離臺灣鵝鑾鼻約810公里,未來將以每小時10公里速度向西往菲律賓、呂宋島移動,近中心最大風速每秒40公尺,七級暴風半徑200公里,強度維持中颱。

據中央社報導,氣象局預報員林定宜說明,未來巨爵可能朝臺灣移動的路徑還是原本預測的扇形範圍,從東部海面到中國大陸廣東都有可能,如果颱風從東部海域北上,海上颱風警報發布機率大增,陸上颱風警報機率也不能排除。

氣象局提醒,雖然颱風巨爵接近臺灣時間延後,但明天開始,迎風面的北部和東半部就會受外圍雲系影響,出現較大雨勢。20日起,臺灣會受颱風外圍環流影響,雨勢越趨明顯,雖著颱風接近加上東北風,會產生「共伴效應」,民眾要記得做好防颱準備。

氣象專家吳德榮分析,如果「巨爵」未明顯減弱,仍維持其強度,其與東北季風產生的「共伴效應」持續時間長,帶來的雨量就會更多,影響也會更大。(取自氣象局網站 cwb.gov.tw)

「巨爵」颱風路徑各國預測不同,氣象專家吳德榮在華視新聞專欄「老大洩天機」提到,「巨爵」颱風在鄰近臺灣時的強度不但影響到它的路徑,也決定了颱風與東北季風的「共伴效應」。所謂「共伴效應」,是颱風東側的偏南風輸送暖、輕的空氣遇東北季風較冷、重的空氣造成舉升作用,形成滯留性的雨帶,常在迎風面帶大量降雨。

吳德榮說,「共伴效應」的大小是由颱風的強度及其與臺灣的相對距離決定的,但最新電腦的模擬資料,無法正確模擬因呂宋島地形的破壞,「巨爵」颱風減弱的程度,因此其所產生的「共伴效應」對臺灣的影響也無法進一步去推估。

他分析,如果「巨爵」未明顯減弱,仍維持其強度,其與東北季風產生的「共伴效應」持續時間長,帶來的雨量就會更多,影響也會更大。

責任編輯:鍾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