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水救星 台北市试铺超强吸水路面

人气 1208
标签: ,

【大纪元2015年10月07日讯】(大纪元记者林惟真综合报导)台湾近期接连受到强烈台风苏迪勒及杜鹃的侵袭,许多民宅淹水淹到怕。日前国外科技网站有一段超强力的吸水路面的影片,让不少民众既震惊又羡慕。这样的路面已经出现在台北市了!

国外科技网站“Tech Insider”的脸书(Facebook)专页上近日出现一支名为“Thirsty concrete absorbs water”的影片,一辆水泥车倒了近4,000公升的水到路面,短短1分钟内就被完全吸收,惊人画面已吸引7,000多万人次点阅。这种超强吸水的水泥是英国建材公司Lafarge Tarmac开发出来的。

台北市已采用这样的技术,可望帮助改善淹水情况。台北市工务局在台北市成功路2段、民权东路、建国北路1段、水源快速道路等4处路段试行“多孔隙沥青混凝土铺面”(Porous Asphalt Concrete, 简称:PAC),以增加路面渗透雨水效率、降低车辆行驶噪音,同时也可以提升行车安全。

民众的反应也很即时,日前有台北市居民发现,台北市部分路段的柏油路面近期变得相当粗糙,怀疑是施工品质不良,在网路论坛上掀起议论。

台北市工务局新建工程处澄清,今年9月初选择了部分路段试办PAC,雨天时可以增加渗透雨水效率,避免路面形成水膜影响轮胎抓地力,可以提高行车安全。

此外,PAC的孔隙率高,也能减少轮胎与铺面互相牵制产生的噪音,若使用在车流量大或车速快的道路,可以减轻道路周边住户的噪音压力。

新工处解释,PAC采开放性级配及高黏度改质沥青,路面的孔隙率达20%,较一般级配沥青混凝土高,但又能达到一般沥青的乘载能力。

目前试办PAC的路段包括:台北市内湖区成功路2段、中山区民权东路(临行天宫)、建国北路1段(临中山女高)及水源快速道路(福和桥至景福匝道段)等。

新工处建议民众在雨天时,观察比较PAC与一般沥青混凝土渗透雨水的效益,并实际感受PAC优异的防滑性能。

新工处后续还规划在重阳桥(台北市端延平北路匝道)、环河北路2段(123巷至昌吉街)段施作PAC。

责任编辑:林虹桦

相关新闻
【小妙招】选毛巾吸水性色牢度是关键
防水抗污又吸水的文创餐巾
组图:青海湖出现“九龙吸水”奇观
神奇水泥1分钟吸水4千公升 有助抗洪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