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泡湯前後 應量血壓

人氣: 46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5年12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施芝吟台灣台北報導)在寒冷的冬天裡,泡湯是一大享受!不過每逢低溫特報,心臟病急診患者增加逾兩成,且不少案例都是泡湯後發病,醫師提醒,泡湯前應先量血壓,血壓太高或太低都不宜泡湯,避免發生危險。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院長蔡清標表示:「心臟疾病為國人10大死因第二位多年,其中又以急性心肌梗塞導猝死最多,泡湯處於冷熱溫差過大的環境,容易造成心血管疾病患者發病風險,量血壓可以說是自身健康預防的第一步。」

他說,溫泉的溫度較高,會使人體大量出汗,心跳加快,出汗會脫水,血液濃度會增加,可能讓心血管、腦血管有阻塞風險;泡湯溫度高,血管急速擴張,血壓降低,腦、心臟易缺氧,也容易造成血管破裂危機。

蔡清標表示,泡湯前後都應該量血壓,如果收縮壓低於100毫米汞柱,可先喝一些運動飲料、適度休息,等血壓好一點再泡湯;若血壓高於160毫米汞柱,也是先休息,可吃降血壓藥,待血壓降到140、150毫米汞柱再泡。若血壓不穩定,泡湯應循序漸進,從低溫開始泡,且從腳到腰再到身體,若血壓仍不穩定,應泡腳就好。

心血管疾病病患及老年長輩,泡湯時間勿超過15分鐘,泡湯後勿太快起身,最好有親人陪同,避免獨自在個人池,溫度勿超過40℃,且千萬不要一下用冷水,一下用熱水,若剛喝過酒,或吃大餐,也要避免飯後馬上泡湯,最好等飯後1.5小時或2小時再進行。◇

責任編輯:陳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