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灣羊要成功 專家:別學中國狼

人氣: 8067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5年12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怡欣、江禹嬋台灣台北報導)兩岸學生常被拿來比較,總是做出台灣學生安逸享樂,中國學生吃苦耐勞的結論,出現台灣羊、中國狼的對比。學者認為,這樣比喻過於偏頗簡化,這是社會結構性問題,不同價值觀,所呈現的兩種不一樣的社會狀態。「是中國那樣的環境把人變得像凶狠的狼,倒不是中國人本性就是如此」,應該先了解兩岸環境差異,才能理解為何造就如此不同的性格。

有企業主感嘆,台灣年輕人是追求小確幸的綿羊,中國年輕人則是企圖改變世界的狼,意指台灣學生不夠有野心。針對企業界對兩岸學生的褒貶,政大國家發展研究所所長李酉潭分析,他們只看到經濟潛在部分,只看到錢,卻忽略整個社會狀況與人力差別。

國家需具備安全、秩序、正義、福利及自由,中共用集權專制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只允許人民追尋經濟成長的果實,其他都免談。在「微博」發表意見,只要與中共意見相左,就會受到牢獄之災。

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導致中國人為了趨吉避凶,什麼都不能做。台灣人民除了要經濟發展,更追求社會公平正義,這是價值觀不同,所呈現的兩種不一樣的社會狀態。

台灣智庫副執行長賴怡忠反問:「身為人,為何我們要變成吃掉人家來成就自己的狼呢?」難道追尋社會公義、遵從高尚價值、克制自我私慾,這難道不更應該讚揚嗎?

台灣隨著民主深化,過去追逐功利、漠視公義,強調個人能力當道、德行次之的現象已減少很多,民主讓人在遭受不公平時,知道如何透過制度性方式來表達,獲得一定程度的救濟與賠償。基於這樣的權利保障,人不需把自己武裝到非常凶狠,才能保護自己。

中共泯滅人的同情心

反觀中國學生之所以會如此,就是因為在現今中國政治那樣的體制下,對弱者不給予同情、對於基本社會保障毫不提供;看在人民眼裡會想,如不奮力用自己的方式來捍衛自己的利益,就會被更凶狠的人淹沒掉。

在中國青年汲汲營營的為自己私利權益打拼時,台灣年輕世代忙著街頭抗議,包含318學運、反課綱運動、反土地徵收等處處可見年輕人衝撞體制,為弱勢發聲,甚至返鄉種田,為台灣土地儘一分心意。基於上述背景,當公共事務遭受侵害時,在中共體制下的中國人,只能想先自保,而台灣青年則願意奮不顧身站出來發聲。

2015年年底,頂新案一審無罪,引發社會反彈,形成一股「秒買秒退」行動,誓言將造成台灣食品安全元凶趕出台灣,即使遭到媒體撻伐、抹黑恐嚇,反而更多人加入,就算沒人理解,也願意繼續下去。就是青年以自己的方式,實踐公平正義的行動。

中國學生最大的問題是,無法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會造成別人不便。李酉潭舉例,一位陸生來台就讀,學業上非常優異,但在大家都使用公筷的聚餐場合中,這位陸生無視規矩,一路用自己的筷子夾菜,雖無傷大雅,卻讓在座的人感到不舒服。

另外,在待人接物上,台灣學生講「借過」,中國學生則說「讓一下」。兩者語言所體現的態度完全不一樣,從小事可看出心態的迥異。

即便陸生在人情世故方面表現好,包含家世背景、語言學習,甚至氣質都很出色,但是在社會科學方面卻很弱,因此在追求公平正義高度,以及無私為他的精神顯得薄弱不堪。

賴怡忠認為,企業沒看到,台灣青年在追求社會公義上,表現得實在比中國學生高明太多;中國學生的狼性,表現在為了自己生存或個人利益上,可以無所不用其極、用儘各種手段。

當台灣學生真正強硬表現出立場時,為的都是公共利益與理想,在這樣角度下,如果你是企業主,「你喜歡哪種學生到你的企業做事?」

有趣的是,很多中國台商總是抱怨,中國勞工經常跳槽,公司還要提防員工把機密技術偷走;相對地,台灣員工服從性強、紀律好、忠誠度高。可是企業主又一邊抱怨,台灣學生沒衝勁、學習被動,而當學生們在公共利益上積極發聲時,又說這些學生多管閒事;矛盾的是,在工作上又肯定台灣學生這樣才是對的。賴怡忠說,這些老闆的想法令人非常困惑。

企業要做大 專家:不是只有比狠

以中國的紫光集團,一日之內併吞台灣3大企業。賴怡忠認為,台灣企業不需要像紫光這樣的狼性,做生意從來不是這樣,但是台灣社會現在有一種似是而非的論調,「商場如戰場,要比狠、比不擇手段,贏就是王道這樣的謬論」。他說,一個國際企業能夠做大,永續發展,並非靠這種論調就能成功。

當一切向錢看,卻忽略環境安全、社會正義時。李酉潭舉出,才剛發生的渣土堆倒塌「深圳山體滑坡」事件,死傷慘重,正暴露城市發展迅速,人民安全被政府放在次之,讓禍患從小到大,以至不可收拾的地步。

從這例子可觀察,中國人民處於低人權、高風險,在住房、醫療、教育等種種壓力下苦不堪言,「我們有全民健保,他們有什麼?」在這樣的社會生存本就不易,讓中國人民只能依靠狠勁,來獲得些安身立命的機會。這種弱肉強食的氛圍是被整體環境所逼迫,當然就造就一群狼。

學者認為,台灣的年輕人並非沒有狠勁,只是不將其用在奪取個人成就與私利,而是用在保護社會弱勢,免遭強權黑心企業或不肖商人剝削、傷害,同時願意犧牲自己安逸的生活,為弱勢發聲、爭取權益。兩者利用所謂「狠勁」達到目的立基點本身就不同。◇

責任編輯:昱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