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臺歌手張信哲清繡收藏展 價值3億臺幣

人氣: 965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5年06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臺灣臺北報導)今年適逢國立歷史博物館建館一甲子,該館特別邀請熱愛古董收藏的臺灣歌手張信哲與設計師陳俊良共同策劃,展出張信哲收藏的包括嘉慶皇帝曾穿過的龍袍等逾70件珍藏清朝織繡服飾,全部收藏品估計總價超過新臺幣(以下同)3億元(約美金976萬元)。

「潮代-清繡的天衣無縫 」清代女性服飾展

「潮代-清繡的天衣無縫」清代女性服飾展,展期即日起至8月9日止,展覽透過精緻的清代經典服飾,以古典流行文化、時尚設計觀點切入,重新詮釋清代服飾文化的穿戴哲學與時尚美學,呈現一場跨越時空的清裝大展與美學盛宴。

今年適逢國立歷史博物館建館一甲子,該館特別邀請熱愛古董收藏的臺灣歌手張信哲與設計師陳俊良共同策劃,展出張信哲收藏包括嘉慶皇帝曾穿過的龍袍等逾70件珍藏清朝織繡服飾。(鍾元/大紀元)

清中期 藍色緙絲加繡彩雲金龍紋龍袍(男)。(臺灣國立歷史博物館)

清晚期 石青色納紗彩雲金龍紋朝袍(男)。(臺灣國立歷史博物館)

張信哲熱愛清繡散發出的優雅韻味,他在記者會中受訪說:「這些東西放在我家太可惜了,透過一個好的方式呈現,才可以真正完整地看到它們的美。其實包括我自己在家裡,都沒有辦法完整地看到整個細節,所以很開心、很驕傲幫它們找到完美的地方呈現出來。」

清晚期 杏黃色納紗彩雲金龍紋朝袍(女)。(臺灣國立歷史博物館)

清中期 杏黃色緞繡彩雲蝠壽紋吉服袍(女)。(臺灣國立歷史博物館)

紅色納紗八團牡丹喜相逢紋吉服袍。(臺灣國立歷史博物館)

歷史博物館表示,清代的織染刺繡工藝技術到達了空前的發展,江南的江甯、蘇州、杭州三大織造局,將織造、刺繡、緙絲等傳統手工技藝推向了歷史的高峰,除為宮廷御用服飾提供了無比繽紛精美的華服外,也彰顯著天衣無縫般的織繡技術與最高工藝水準。

白色暗花綢繡地景花蝶紋襖。(臺灣國立歷史博物館)

紅色團牡丹紋暗花紗氅衣。(臺灣國立歷史博物館)

青色緞繡折枝花卉綴鸂鶒紋(文七品)補褂。(臺灣國立歷史博物館)

清代后妃服飾作為清代服飾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工藝精湛,異彩紛呈,富麗堂皇和典雅華美而獨樹一幟,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和深刻印象。清入關前的努爾哈赤和皇太極時期是清代后妃服飾的初創時期,而入關後的順治至乾隆時期則為發展、完善,並最終定制時期。

石青色緞繡團雲龍花蝶紋褂。(臺灣國立歷史博物館)

杏黃色綢繡花蝶紋襯衣。(臺灣國立歷史博物館)

寶藍色綢繡藤蘿蝶紋襯衣。(臺灣國立歷史博物館)

今年適逢國立歷史博物館建館一甲子,該館特別邀請熱愛古董收藏的臺灣歌手張信哲與設計師陳俊良共同策劃,展出張信哲收藏包括嘉慶皇帝曾穿過的龍袍等逾70件珍藏清朝織繡服飾。(鍾元/大紀元)

歷史博物館表示,如果說清代服飾是一棵枝繁葉茂的參天大樹,那麼清代女性服飾則是樹上盛開的豔麗之花,既賞心悅目,又意蘊歴史人文的無盡寶藏。此外,張信哲也邀請臺灣珠寶藝術家好友Anna Hu為此次開展清朝宮廷服飾搭配珠寶,以與清代服飾珠寶時空的對話,完美演繹潮代展的華麗氣勢。

Anna特地精心挑選12件頂級珠寶藝術大作,以法式鑲嵌的工藝將極為稀有的寶石與東西文化中的精髓展現淋漓盡致。焦點作品為冬梅手鐲、魔幻靈芝及梵谷手鐲等,12件展演珠寶作品價值上億元(約美金325萬元)。

責任編輯:林詩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