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型農」翻轉政策 勇奪政府服務品質獎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15年06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方金媛台灣高雄報導)農業要發展,不能只靠生產,還要注入新的知識和經營理念。為推動永續農業,高雄市農業局推出「型農返鄉」計畫,從耕作的技術、加工產品的研發,結合年輕人的創意與行銷思維,創造農業的新藍海。今年,「型農」政策榮獲了國發會舉辦的「政府服務品質獎」,努力成果獲得最高的肯定。

農業局表示,受極端氣候影響,農產品的生產變得較難預測,為了穩定運銷,傳統的共同運銷模式已無法滿足應變,以玉荷包為例,今年初氣候寒冷,開花情形良好,但後續因缺雨,造成果粒變小,產期也縮短。為了因應這種量大產期短的現象,農業局在玉荷包產期初便規劃了企業認股、品質評鑑、粒裝玉荷包、獎勵玉荷包外銷、推出玉荷包香腸、玉荷包啤酒、與郵局合作行銷禮盒等多種方式,讓玉荷包荔枝在短短的10多天就銷售完畢。

在農民培訓部分,農業局率先全國,於2012年舉辦第一屆南方農業論壇,提出農業六產整合概念,串聯起農業一級(生產)、二級(加工)及三級(服務)產業,建構出六產整合的行銷商業脈絡,促進生產、加工、販售等整體性產銷策略發展。

另一方面,農業局積極號召年輕農民返鄉並接受培訓,整合不同產業類別的人才,創造出不同的思維。一級生產、二級加工、三級服務的結合,創造出精緻農業的價值。因此招收「型農」不侷限在生產者,加工和服務業者也都是培訓對象。把二級加工業、三級服務業都拉進來,可以擴大農民的收益:「不論是休閒農場、魯肉飯業者或民宿業者,這些實體店面都是小農未來作物滯銷加工、銷售或上架的可能管道。」

農業局正努力創造一個六產整合的脈絡與商機。透過農業軟實力培訓的推動,打造出一批批帶著理想與專長的「型農」返鄉投入農業,擁抱有夢想的產業。 ◇

責任編輯:杜文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