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派勢危部分港媒接連倒閉 大紀元逆市上揚

人氣 73

【大紀元2015年07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李真香港報導)財困之下,香港紙媒爆發倒閉潮。過去一個星期內,先後出現三家媒體停刊或面臨裁員,包括有56年歷史的《新報》、有76年歷史的《成報》以及香港蘋果日報旗下的《壹週刊》。當中《新報》和《成報》分別於12日和17日停刊,《壹週刊》A書16日宣佈要在短期內削減一半人手。不過,面對傳統港媒全面蕭條,《香港大紀元時報》卻因不過濾新聞,敢於說真話報導事實真相,逆市上揚,影響日盛。

率先停刊的《新報》因「驚人虧蝕」,於11日晚上透過聲明停刊,成為香港15年來首份收費報章結業。由於事出突然,有《新報》記者表示被蒙在鼓裏,甚至下週約好的採訪對象亦要被迫取消。據《新報》高層透露,《新報》在內容上無法吸引讀者,銷量大減,亦面對免費報章的衝擊,面對長年虧損,唯有主動停刊止血虧損。

無獨有偶,早前被指陷入財困、面臨高院清盤訴訟案的《成報》,17日表示,受到母公司「成報傳媒集團」財務問題影響,因為銀行賬戶被凍結,未能支付印刷費用而要停刊。

與此同時,香港雜誌《壹週刊》及《忽然一週》管理層也坦言面臨經營困境。壹傳媒平面媒體暨印刷行政總裁葉一堅在與工會員工會談時表示,「集團印刷媒體前景非常不理想」,管理層正在商討解決辦法。《壹週刊》16日宣布自願離職計劃,削減一半人手,到九月中會決定雜誌去向。

值得留意的是,無論是《新報》還是《成報》,過去幾年都有配合中共江澤民派系在港部署,高調製作造假誣衊文章,打壓法輪功,具有濃厚的江派媒體色彩。前政法委書記周永康等人相繼被清理後,江澤民集團在香港的勢力潰敗,收購和供養媒體的資金斷裂,而出現骨牌式倒塌效應。

穿制服的青關會成員手持以頭版攻擊法輪功的《新報》在街上派發。(大紀元資料圖片)

《新報》一度擔當青關會機關報

作為八十年代三大銷量之一的《新報》,加速其下滑勢頭的關鍵,是《新報》自2012年起配合中共江澤民集團在港設立的外圍特務組織青關會,高調打壓法輪功。《新報》於2012年8月到11月,以及2013年7月,至少刊登5-6篇頭版文章造假誣衊法輪功,並特別加印大量舊報紙,供穿制服的青關會成員在街頭派發,儼然成為青關會的機關報。

《新報》還曾利用專欄文章誣衊法輪功學員,其後作者樹根(趙紹根)親自證實,文章是冒他名而做,之後《新報》刊登道歉啟事。

據知,《新報》的老闆、英皇集團主席楊受成和中共前國家副主席曾慶紅的胞弟曾慶淮、被指捲入周永康案的娛樂大亨董平,被港媒稱為「娛樂大亨鐵三角」,三者關係密切。2011年中共建黨90年,董平與楊受成合作投資開拍吹捧中共的《建黨偉業》,由曾慶淮出任電影總顧問。

今次《新報》停刊,據知情人透露,在周永康下臺、曾慶紅勢危後,一直靠江派輸血的楊受成,資金出現緊缺危機,故從媒體業全面撤退。去年11月,楊受成以9.5億元出售旗下的新傳媒集團給恆大地產主席、大陸富商許家印。 新傳媒集團擁有《東方新地》、《新假期》、《NM+新Monday》、《流行新姿》以及《經濟一週》,集團亦有經營網絡媒體以及印刷業務等。

香港親共報章《成報》10月1日在頭版抹黑雨傘運動「佔領者堵路 白車救人難」,但當時的真實情況是市民迅速讓出整齊通道,救護車暢通無阻。(網絡截圖)

《成報》配合打壓法輪功 幾度易主深陷官司

創辦76年的《成報》,堪稱香港歷史最悠久、也曾是港銷量最高的報紙,母公司「成報傳媒集團」由於營運不佳,自2005年4月起停牌,但虧損仍不斷擴大,多次傳出拖欠薪資、大樓租金。

今次停刊,《成報》董事局主席谷卓恆稱或與銀行凍結戶口有關,但未有詳細解釋來龍去脈。雖然他表示將注資500萬,希望清盤人向法庭申請重新營運,不過是否重新復刊,前提條件是注資方要在48小時內向法庭提交報告。

翻查《成報》報導,《成報》過往一直密切配合中共江澤民派系,擔任其輿論打壓的工具。早在2001年,中共炮製天安門偽自焚事件後,《成報》亦以所謂電話調查,聲稱7成人贊成取締法輪功,為中共江澤民派系試圖取締香港法輪功製造假民意。

另外,在法輪功4‧25萬人上訪紀念日前後,2013年林慧思老師為法輪功仗義執言等事件上,成報均有為數不少的誣衊法輪功的報導或評論,為中共江派打壓法輪功的特務組織──青關會站臺。該報2014年4月甚至以「法輪功弟子」投書為名,發表誣衊法輪功的言論,並得到由中共政法委「610」辦公室擁有的凱風網迅速轉載。

《成報》於1939年由何文法等人創辦,但2000年出售業權後,數度易主,尤其是2011年被有中共海軍背景的利海集團擔任大股東後,立場日益親共,2012年爆出專欄被刪改,以支持當時的特首候選人梁振英等事件。

這家立場親共的傳媒,長期限於財困之中,沾手的多個老闆還惹上官非。《成報》由殼王陳國強從何家買下後,又出售給大陸陽光文化的吳征,吳征後來又將《成報》售予大陸民營企業家覃輝,覃輝後因涉及北京天上人間官商勾當而被捕。《成報》控股權2008年輾轉落入香港商人楊家誠手上,但楊在去年卻因涉及洗錢7億多港元而被香港法院判監6年。

至於成報傳媒(8010)主席、大陸商人谷卓恆,今年4月也被傳媒報導因經營「美貸網」而遭內地公安部門通緝。不過,集團其後發通告否認。

過去一個星期內,香港先後出現三家媒體停刊或面臨裁員,包括有56年歷史的《新報》、有76年歷史的《成報》以及香港蘋果日報旗下的《壹週刊》。不過,面對傳統港媒全面蕭條,香港大紀元時報卻因不過濾新聞,敢於說真話報導事實真相,逆市上揚,影響日盛。圖為,大紀元時報員工,參加七一大遊行,呼籲捍衛香港核心價值。(宋祥龍/大紀元)

周永康落馬 「大外宣」崩盤

控制輿論一向是中共掌權和向民眾洗腦的重要工具,尤其是江澤民派系掌權期間,中共透過海外知名富商,收買海外媒體操控輿論的「大外宣」策略,據悉耗資幾百億。這些媒體背後的大財閥顧及大陸商業市場,在涉及中共等敏感的重大問題上出現不同程度的過濾新聞的現象,中國社會很多真相被掩蓋。

近年來收買媒體的資金,多源自前政治局常委周永康的政法委等江派系統。比如,2012年薄熙來下臺後,《華盛頓郵報》等國際媒體就披露,薄熙來每年投資數千萬給新加坡《聯合早報》(經由《明報》老闆張曉卿投資),專設重慶頻道為其唱紅打黑站臺。而《明報》近年來亦爆出總編被刺,兩個頭版風波等,背後均有江派攪局的影子。

如今周永康入獄,《新報》等媒體資金斷裂,印證控制媒體的背後金主失勢,江澤民集團「610」系統在香港的勢力潰敗。

大陸游客在香港搶看《大紀元時報》。(大紀元)

香港《大紀元時報》員工派報,大受市民歡迎。(潘在殊/大紀元)

不過濾真相 大紀元逆市上揚受歡迎

面對香港紙媒的不斷倒閉, BBC報導稱,免費報紙的發達是關鍵原因之一,「二百多萬份免費報紙對比40多萬份可供銷售的報紙,是個巨大反差」。

而在林林總總的免費報紙中,《香港大紀元時報》因堅持報導真相,不過濾新聞,準確預測中國局勢而聲名鵲起,每日的報紙均供不應求,成為全球報業衰落下卻逆市上揚的實例。

《香港大紀元》現在日發行量達到五萬份,週末版的印量更達七萬份,在香港鬧市中心、地鐵、旅遊景點、機場、購物中心,手拿大紀元時報的市民、遊客比比皆是。《香港大紀元》已成為轉手率最高的報刊媒體,大紀元網站月平均點擊量數以億計。

希望在眼前,去年雨傘運動期間,香港市民爭看大紀元。(余鋼/大紀元)

希望在眼前,去年雨傘運動期間,香港市民爭看大紀元。(余鋼/大紀元)

不少資深媒體人士和主流精英表示,在重大問題上看《大紀元》的報導,可在歷史關鍵時候把握局勢。包括前《信報》總編輯、現任特約評論員練乙錚,過去一年至少7次在其廣受歡迎的《信報》專欄中,盛讚《大紀元》報導準確。

有中共官員專程來港找《大紀元》,連舊報紙也成捆帶走,他們說,「現在送禮就要這些大陸看不到的新聞,最好的禮物就要《大紀元》」。也有遊客找派報義工要翻牆軟件,說「回去以後,天天看《大紀元》。」也有香港商家表示,他們去大陸前,都把《大紀元》的報紙拍成照片,「中共官員喜歡看」。

國際記者聯會亞太區分會項目經理胡麗雲表示,過去香港傳統報人的文人辦報精神,現在已經消失殆盡, 她強調媒體的首要任務就是報導真相:「他們(讀者)都會很清楚,哪些訊息是他們所需要的,如果繼續用愚民的策略提供訊息,讀者可能被騙一時但不能被騙一世。」

《大紀元時報》香港社長郭君曾表示,當世界許多媒體都為中國廣大利益低頭,且不報導中國新聞真相時,海外投資者若要做出正確決策,就要選擇獨立敢言、能正確掌握中共政局發展的媒體。

她表示,《大紀元》是完全獨立的媒體,在中國沒有投資,所以不受中共的經濟誘惑及脅迫,長年持續報導中國真相,並致力宣傳中國傳統文化,所以才會在世界平面媒體都不斷萎縮的情況下,迅速逆勢成長,14年來已在全球發行36個國家、21個語種。

責任編輯:林詩遠

相關新聞
香港雷曼債券投資者向證監投訴
浙江多家大企接連倒閉引發示威浪潮
企業倒閉屬生產力落後 網民炮轟廣東省委書記
200供應商追款 圍廣東省府請願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