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重男輕女退潮 生男生女都好

人氣: 69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6年10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施芝吟台灣台北報導)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分別在民國100年及104(西元2011及2015)年對台灣地區20個縣市進行「對子女性別態度」調查,結果顯示,對於「偏好男孩」的比率,一般民眾由100年的10.1%下降至104年的6.5%;剛生育後的婦女則是14.7%下降至8.4%;公婆對下一胎重男輕女偏好翻轉最大,從27.8%降至13.7%,台灣社會重男輕女的觀念正在翻轉。

國健署婦幼健康組組長陳妙心說,自2011年禁止性別篩選與性別選擇性人工流產法令實施後,第1、2胎男女嬰的性別比就維持在1.06到1.09。調查顯示,一般民眾對於子女的性別,「沒有特別偏好」項目的比率,從2011年的71.1%上升到2015年的74.9%;剛生育後的婦女則從64.6%上升到73.6%,增加了9個百分點,表示台灣民眾對於嬰兒的性別概念已經漸漸淡化。

104年出生性別比為1.083,第三胎性別比為1.13;105年1~8月出生性別比為1.081,第三胎性別比為1.11。陳妙心指出,一般來說,在自然狀況下,男嬰出生數略高於女嬰,正常範圍在1.04至1.06,若無人為因素,出生性別比最高不會高於1.06。

陳妙心表示,隨著不少傑出女性出頭、社會資訊普及,加上孩子生得少、女孩很貼心等因素,有些父母對女孩的偏好更高過男孩,卻還是有部分婦女因第一胎是女生,下一胎想生個男孩,或是因傳宗接代、公婆期望等,考慮下一胎使用性別篩選技術。

依聯合國及世界衛生組織等研究,性別失衡的原因包括出生數少、偏好男生及使用科技技術,導致許多父系社會傳統國家造成性別失衡,聯合國更建議各國,依社會文化訂定全面政策干預。國健署也呼籲,除非醫療必要,不應進行胎兒性別篩選或性別選擇性墮胎,即使是人工生殖的胚胎,除非基於醫學理由,也不應以任何形式揭露胎兒性別。◇

責任編輯:韻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