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高屏空汙總量管制 台環團:非實質減量應喊卡

人氣: 3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6年12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徐翠玲台灣台北報導)高屏空汙總量計畫104年啟動,中南部依舊連日空汙嚴重、PM2.5飆高。多個環團6日在立法院抗議,空汙總量計畫幫倒忙、騙很大,要求全面停止空汙總量計畫、修改法規。立委劉建國於公聽會表示,啟動高屏空汙管制計畫應有改善,但問題出在認可量過高不是實質空汙減量,不希望越減越髒,希望討論出合理總量管制,讓空汙真的減量、實質改善,而不是玩遊戲。

目前空汙減量用認可量做基準,認可量是操作許可量75%,比業者申報實際排放量高一倍。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學術召集人陳椒華指出,用認可量做基準減的都是空的、虛的。認可量認定也是大問題,100年通過認可準則,以7年最大排放量申報或由環保局用8折認定。申報70噸,認可100噸,這是環團不同意認可量走下去的理由,她絕對反對到底。希望環署先停下空汙總量計畫,召開公聽會討論,另外,抵減差額是非常危險的法規。

環團指出,汙染減量是認可量每年下修5%,並非實質減量,認可量經設備、停用、拆除或改用清潔燃料、增加汙染防制設備,削減量差額的95%又可用來增量,將是越減越肥。另外,削減量差額還讓業者有量可買賣、交易。彰化縣醫療界聯盟理事長蔡志宏說,大家應該知道總量汙染許可量是社會成本,不要因制度給廠商特許資產,拚命爭取資產最大化、交易賺錢。先把不好制度停下,再推出更完善制度,達到總量管制目的。

劉建國建議空汙總量計畫暫停3個月把問題釐清,環保署空保處長蔡鴻德回應,認可量跟實際排放量差距可以檢討,總量管制精神在逐年削到空氣品質合乎標準為止。他也澄清,認可量與實際排放量有差距,這差距不能當作抵換交易。不過,他不贊成暫停3個月,因為一切又回到認可量部分。

蔡鴻德一度與環團僵持不下,劉建國表示,12月底前召開協調會,再把經濟部、環保署找來討論。蔡鴻德會後表示,7年來179家業者已先指定削減汙染量,利用VACT控制技術下降汙染量,實際排放量已經下修。這次爭議點是179家減量部分是否能拿來做抵換交易?答案是不行。抵換交易必須實際排放量再往下降,才有抵換交易空間。事實上,能做抵換交易很少。另有437家業者預計以認可量打8折再減5%,等於汙染量降了25%,437家業者的認可量跟實際排放量已很接近。

關於中部地區是否也要總量管制?蔡鴻德說,中部地區因為固定汙染源就是台電、中龍、台化幾家,他建議用指定削減,雲嘉南也是一樣六輕先減,六輕現在已經是加嚴標準。未來高屏可能是全台唯一有總量管制的地方。

責任編輯:呂美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