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寶可夢解憂 台醫師:只是暫時

精神科醫師詹佳真說,若快樂感主要來自虛擬情境的成就,情緒的改善只是暫時的,最終還是需要尋求專業協助。(陳柏州 /大紀元)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6年08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施芝吟台灣台北報導)不少民眾瘋迷寶可夢手遊,有報導指出,寶可夢讓許多玩家願意走出戶外,為健康帶來可能的益處,也有玩家因此改善憂鬱情緒,但是精神科醫師提醒,情緒的改善只是暫時的,若過於專注抓寶,而不與朋友聚會、不去上班或上課,或因為沒有抓到特殊精靈就沒有快樂感時,可能需要尋求專業協助。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詹佳真說,雖然有許多玩家因為該遊戲突破原本的社交障礙或憂鬱症狀,值得注意的是,若快樂感主要來自虛擬情境的成就,情緒的改善只是暫時的,最終還是需要尋求專業協助。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寶可夢一推出就有非常多的使用者,同時有群聚效應時,就容易影響公眾的安全與健康,最常聽聞因為沒有注意交通號誌而引起意外事故。

寶可夢圖像可愛生動,種類多、從虛擬轉為實境、具備競賽性,使玩家有成就感,同時也能增進朋友與親子間的共同話題。但是當寶可夢被稱之為疫情時,玩遊戲的時間過長,是否會讓人忘記原本該做的事,或有些禁行與危險的場合,就該有所規範,以免誤闖交通或撞到異物,因此在玩遊戲時需要注意周遭情境。◇

 

責任編輯:陳真

評論